題目中所說的五火是指五臟之火,包括心火、肝火、脾火、肺火、腎火,而消除五火也就是清五臟之火而已。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如果能正確的結合穴位的分布和經絡的走向來敲打穴位,就可以在減少藥物依賴性的情況下消除五火。
所以,想要祛除五火,壹定要記得拍打這些對應的穴位,疏通經絡,讓氣血運行起來,讓體內的火毒不再聚集!
1.心火——心火旺盛時,舌苔會紅黃,心煩意亂,失眠多夢,口幹口苦。舌頭發炎時,會造成舌頭生瘡。移到小腸,會引起小便短赤,小便灼痛。
心經起於腋下,止於小拇指尖,貫穿上臂內側。
敲打心經可以清心火,是不可或缺的“點穴操”。
2.肝火——肝火旺盛常表現為頭痛、頭暈、目赤、口幹口苦、耳鳴目赤、口苦口臭、兩肋疼痛、急躁易怒。
肝經起於足拇指成簇之時,沿足上部、足內踝、腿內側至外陰上行,至小腹、胃、肝、胸肋、咽喉、口、頭。
如果要清肝火,可以從大腿根部內側往下沿著肝經拍打。
3.脾火——脾火表現為口幹口渴伴有口臭、上腹部不適、便秘、牙齦糜爛、食量少。
脾經起於大拇趾內端(白胤穴),經內踝前緣上行,沿小腿中線上行至大腿內側前緣,入腹部,經膈肌上行,沿食管兩側上行至舌下。
清脾火可從大腿內側根部前緣沿經絡拍下。
4.肺火——肺火,無論是實火還是虛火,都可以看做幹咳無痰或少痰,口幹咽燥,潮熱盜汗,手腳發熱,咽痛,便秘,小便黃。
肺經從肩胛骨凹陷處,沿著手臂內側,連接壹條直線到拇指內側。
清肺熱可沿拇指內端經絡向上輕拍至肩胛骨凹陷處。
5.腎火——腎火旺盛容易引起顴骨發紅、頭暈目眩、腰膝酸軟、潮熱盜汗、五心燥熱、夢遺遺精。
腎經壹般指足少陰的腎經,起於小趾下,從足心斜向腳踝內側,沿小腿向上至大腿內側緣。透脊屬腎絡膀胱經;其直從腎穿肝膈,入肺,循喉,載舌;它的分支,從肺流出心臟,進入胸腔。
清腎火可從大腿內側後方沿經絡拍下。
敲打經絡祛五火主要起到壹定的保健和輔助治療作用。如果癥狀比較嚴重,建議妳去正規的中醫醫院開中藥調理治療。對應經絡或者八虛進行操作是可以的。
1.子午線
拍心經、小腸經,去心火。
拍肺、腸經,去肺火。
拍肝膽經,去肝火。
拍打脾胃經絡,去除胃火。
拍腎膀胱經,去腎火。
2.八大缺陷
拍打腋窩以消除憤怒。
捶肘窩去心肺火。
捶腘窩,去腎火,
輕拍腹股溝,緩解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