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快樂對健康有多重要?

快樂對健康有多重要?

每個人都想快樂的活在這個世界上,快樂的生活就是成功的旅行。擁有快樂的心情會讓妳覺得活著是美好的,但只有明白快樂的真諦,妳才能擁有真正快樂的生活。

1.什麽是幸福

幸福是壹種發自內心的情感,是壹種清晰美好的內心感受。我自得其樂是因為別人不理解我。莊子認為人生應該是歡快的,無欲無求的,真正的快樂是生命本質的自然表現,是來自於自己的精神內部,而不是來自於外在的東西。

所謂的成功,並不是指披著黑紗出去兜風,而只是讓自己的身心快樂得無以復加。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幸福壹般有兩種理解。第壹,有些人把物質生活的享受和身體的感官刺激視為“幸福”。為了得到這種“快樂”,心靈被名利、情欲、財富所困,增添了許多煩惱,為了得到“快樂”而失去了生活的本來面目。這種物質的、感官的快樂是虛幻的、短暫的,只能說是生命的墮落,生命的終結。中國歷代皇室貴族、富商顯赫,很多人追求“醒世之威,美膝而眠”、“奢靡之風,為所欲為”的物質享受。輕者煩惱,重者不毀。就是英年早逝。莊子說:“嗜淫者,性淺”,指的就是這種“樂”所造成的後果。第二,有的人壹生追求淡泊純凈的靈魂和高雅的文化修養,從不為五鬥米而彎腰駝背,並將其視為人生的幸福,即中國正直文人的幸福;有些人並不富有,但他們很滿足。他們把生活當成壹種淳樸的幸福,也就是中國山村村民的幸福。可以說這樣的幸福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才是值得追求的幸福。

2.幸福的健康意義

對於現代人來說,物質享受的快樂無可厚非,但壹定要讓快樂更加持久和高尚,生活才會受益更多,這才是世界的真正快樂,才是人生的真正趣味。

快樂的外在表現是笑。可以說,快樂是笑的基礎,笑是快樂的表現。心理學家發現,人類共有18種微笑,其中只有1種是自然的、發自內心的微笑,有益於健康。其他的17種笑,比如搞笑,假笑,假笑,都只是對健康無益的人造笑。

現代醫學證實,發自內心的快樂笑聲能刺激內分泌腺分泌激素,加速血液流動,增強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加抗體和幹擾素。此外,發自內心的笑與大腦功能的增強密切相關,可以使腦垂體釋放出壹種愉悅的物質來緩解壓力,振奮精神,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阻斷疾病的惡性循環。

醫生還發現,在發自內心的開心大笑過程中,人體的所有器官都像在做保健按摩體操,尤其是神經系統、呼吸系統、胸腹臟器和膈肌都會進行有益的鍛煉,增強其功能。笑還能加速面部血液循環,有美容的作用,所以開心的人看起來不顯老。總之,內心快樂的人吃得香甜,睡得安穩;發自內心的快樂笑聲,可以起到藥物無法起到的作用。

理解笑可以治病健身的例子很多。美國壹位醫生寫了壹本書《笑對血有好處》。在書的開頭,第壹個真實生動的例子講述了壹個名叫考辛斯的美國記者突然患上了壹種“結締組織嚴重受損”的疾病。記者掙紮著,非常痛苦。

醫生告訴他,這是壹種不治之癥。然而,這對堅強的表兄弟並沒有絕望。他記住了“悲傷會導致疾病,快樂會治愈疾病”這句格言。於是,我想出了壹個絕妙的自我治療方法,先振奮精神,藐視痛苦,同時弄了些喜劇片讓護士給他看。考辛斯驚訝地發現,十分鐘的大笑有明顯的止痛效果,甚至她的睡眠也比以前穩定了許多。後來他幹脆搬出了醫院,自己安排生活。發自內心的笑聲成了他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壹部分。十年後,考辛斯仍然奇跡般地活著,解除了病痛,身體健康。

還有壹個1823出生的伊朗壽星。記者采訪他的長壽時,他是156歲。這位名叫阿巴齊·哈薩的老人只回答了壹句話:“我性格開朗。”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曾說過:“快樂能使身體發達,強壯。”

但是,笑要適度,要克制。因為突然的喜悅或者突然的驚喜或者過度的大笑都是壹種刺激。大腦受到這種刺激後,交感神經會釋放大量腎上腺素,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呼吸加快。如果超過了人的適應能力,就會造成身體的紊亂,特別是對於有心腦血管疾病或剛做過手術的人,以及孕婦,這是壹個嚴重的威脅,應該避免。

從古到今,能開心壹會兒,笑壹會兒的人很多,但能始終如壹保持快樂心情的人很少。古今中外的例子都表明,誰能快樂壹輩子,誰笑得久,笑到最後,誰就活得最好。

所以,不要哀嘆命運的不公和運氣的不佳。快樂、喜悅、悲傷和煩惱都由我們自己掌控,我們每個人都用哭聲向世界報告。我希望我們可以帶著快樂的心和內心的微笑走在人生的旅途上。這才是人生真正的趣味,才是人生的完美。

幸福和心理健康

壹個精神飽滿,充滿幸福感的人,壹定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重要保證。科學證明,心理健康與疾病、家庭、社會、職業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所以樂觀主義者的心理狀態是人生健康的四大指標之壹。

經過10年的漫長歲月,美國心理學家對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人進行了詳細調查,發現快樂是人類特有的心理感受。壹個樂觀主義者,生活在同樣的情況下,往往是健康健全的,即使偶爾生病,也很容易不用藥自愈。這是因為樂觀主義者可以沈浸在內啡肽的世界裏。內啡肽是壹種有趣的物質。每當壹個人感到快樂時,大腦中就會分泌這種物質,幫助緩解精神緊張。研究大腦免疫系統的切斯特大學神經生理學教授大衛·費爾頓(David Felton)指出,當腦內分泌內啡肽時,人體免疫力會得到提高,從而防禦疾病,維持健康。

可見,壹個人要想活出應有的人生,就要學會快樂,分享快樂,把握快樂。生活中處處都有快樂的因素。每壹件事,每壹件事,壹句話,甚至壹個眼神,都包含著快樂的因素,只是我們通常缺乏發現和把握。只有讓妳的心靈先學會放松,才能迎接快樂,激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