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供大量熱量
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2000 ~ 3000千卡熱量。在活動增加期或生長發育期需要消耗更多的熱量。如果不及時補充營養,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和生長發育都會受到影響。食物可以給人體提供大量的熱量。每1g蛋白質產生4000卡熱量;每1克脂肪9000卡路裏;每1克糖產生4000卡熱量。
2.提供免疫物質
枸杞、菊花、牛奶、蜂乳、甲魚等食物中含有大量免疫物質,對體弱者、嬰幼兒和老人尤為重要。經常食用可以增強人體抵抗力。
3、提供大量抗菌物質
茶葉、大蒜、洋蔥等食物中含有大量抗菌物質,對革蘭氏陽性球菌和陰性桿菌有明顯的抗菌作用,對誌賀氏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有明顯的抑制和殺滅作用。
4、提供大量抗癌物質
豆漿、甲魚等食物有防癌作用,經常食用可以防癌。
5、提供大量的維生素、纖維素和微量元素。
維生素、纖維素和微量元素都是人體必需的。缺乏維生素B1會引起腳氣病,缺乏維生素C會引起壞血病,缺乏微量元素硒會致癌,缺乏鋅會引起生長遲緩。雖然人體對這些營養素的需求很少,但必須從飲食中充分補充,否則會導致疾病。
6、提供大量的酶和激素
從動物內臟中獲得的鐵可以補血,獲得的性激素有助於治療性功能障礙等疾病;動物睪丸可制成睪丸,用於治療性功能減退、發育不全和更年期障礙。
7.調節人體新陳代謝。
飲食可以平衡身體的合成和分解代謝。茶具有抗凝和纖溶作用,對高脂血癥、動脈粥樣硬化和高纖維蛋白血癥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對胃炎患者的凝血和纖維蛋白沈積有較好的治療作用。羊肉、狗肉等。對腎臟有益,熱量大。吃它們可以治愈腰膝酸痛,增強抵抗力;銀耳和黑木耳能降低血液濃度,有利於防治冠心病和動脈硬化。
8.調節人體內環境相對恒定
葫蘆、冬瓜能利水;芹菜、菊花能清熱;蜂蜜和紅薯可以緩解便秘;香菜(芫荽)、韭菜、生姜能發汗;山藥、茯苓可以健脾和胃,這些食物有利於維持人體相對恒定的內環境。
研究發現,人類90%以上的腫瘤是由外界環境因素引起的,飲食因素是重要的外界環境因素之壹。專家估計,人類30% ~ 35%的癌癥歸因於飲食不當。膳食營養素、品種、烹調方法、食物汙染與癌癥的發生密切相關。因此,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低脂餐,每天吃適量的水果或蔬菜,不吃特別硬和熱的食物,可以避免口腔和食管黏膜受到刺激和破壞,避免細胞癌變。此外,細嚼慢咽不僅可以避免消化道黏膜的損傷和慢性炎癥,還可以增加唾液分泌。
第二,飲食不合理,透支健康
食品衛生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飲食既能養生治病,也能傷身致病。科學合理的飲食可以保證生命體的正常運轉,飲食習慣違背科學,無異於慢性透支健康。雖然很多人知道飲食對健康的重要性,但他們錯誤地認為吃營養的食物就夠了。錯誤觀點下的做法自然影響健康。
1,不合理的飲食加速人體衰老
影響人類衰老的因素很多,包括疾病、營養、運動、社會壓力、精神情緒、環境氣候等。但俗話說,不合理的飲食會使營養失衡,從而影響內環境,破壞體內生物代謝過程,加速身體衰老。
2.不健康的飲食導致疾病。
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往往始於壯年。中年以後,由於機體的逐漸衰老和退化,各種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下降,代謝功能降低,特別是胃腸道的消化功能減弱。如果飲食不合理,會影響體內新陳代謝,使身體營養失衡。營養過剩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所以在中青年時期要註意合理膳食,均衡營養。
3.不合理的飲食增加患癌的概率
很多癌癥都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而飲食又是與外界環境接觸最密切的,所以食物與癌癥關系密切。大量實驗表明,長期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是導致癌癥的最直接因素。胃癌、食道癌、宮頸癌都與維生素A缺乏有關。食道癌、胃癌與維生素C缺乏有關。食管癌與長期缺鐵性貧血有關;甲狀腺癌與食物缺碘有關;肝癌與維生素B6缺乏有關。過量飲酒不僅會導致肝硬化,還會引發肝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等。如果飲酒過多,吸煙也會增加喉癌、口腔癌和肺癌的發病率。因此,合理調整膳食結構,均衡營養,對癌癥防治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