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初,有人評價說:“我的城市叫名門望族,就像大港的趙。”大港趙家多達109戶,每戶都有“堂號”。趙氏同姓,平時同住壹家,往往幾代同堂,從而造成大港古鎮大量的深宅,這在江南農村是不多見的。有廳號的建築最少三個入口,最多九個入口。壹般有三開間,五開間,七開間,有天井,有廂房,有樓房,有的有花園,有的並排成排。中間有小巷,有走道,似乎沒有盡頭。除了這些趙的老房子,古鎮上還有著名的豪宅,如八門,十九家,冷國公故居,院(安全門)。“八門”是鐵門、竹門、磚門、旗桿門、八卦門、元寶門、公牛門等。旗桿門前仍有四根旗桿柱,門內與景德堂壹起有“九十九間半”。“八門”規模宏大,建築精美,造型獨特。磚雕、石雕、木雕隨處可見。後來有些房子年久失修,原來是孩子們捉迷藏的絕佳迷宮。
與“八門”壹道的,還有壹座石欄桿門,位於青石橋西北的大港河邊。大門坐西朝東,門樓的庭院用石頭雕刻得很漂亮。後來房子被太平軍燒毀,高大寬敞的大廳變成了壹個空蕩蕩的大院子。四周的墻壁全是赭石紅色,地上殘破的羅地磚和破損的雕花柱子,似乎仍顯昔日的奢華。老房子有好幾個入口,剩下的日子只剩下壹棟孤零零的建築和壹些廂房。石欄桿門的命運,是大港眾多老房子遭遇“毛造反”的壹個縮影。
另外,原來的大豐古宅,後來成為大港供銷社的辦公區,也很有特色。鐵鉚釘門南北貫通,中間是跑馬樓,樓與樓相連,後面是大花園和陽臺上的亭子,十分壯觀(解放後改為醬園加工區)。鎮西還有壹座西式建築——冀州花園(後改為小學和醫院)。整個建築從建材到風格都是西式的,甚至連花園都頗有洋氣,讓當時的大港人大開眼界。據說房子的主人有外國背景,有很強的西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