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夏季泡腳的好處及註意事項

夏季泡腳的好處及註意事項

夏天可以天天泡腳嗎?

夏天,很多人放棄泡腳的習慣,因為他們想涼快,認為大熱天越來越熱。眾所周知,中醫認為泡腳作為壹種有益的身體調理方式,壹年四季都適用。

泡腳好,有理有據。夏季濕度恰到好處,脾胃受阻,就會出現食欲不振、嗜睡、精神萎靡、煩躁不安等癥狀。夏天泡腳,有助於祛暑濕,預防感冒,使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欲,促進睡眠。

因為腳是心臟旁邊最重要的部位,有大量的毛細血管,也是人體最密集的部位之壹,而夏天是人體陽氣最強的季節,此時用溫水泡腳可以更好地刺激經絡,搞活人體器官的功能。尤其是脾胃不好的人,夏天更適合泡腳。脾胃好了,就不容易被濕氣侵襲,上面說的癥狀自然會減輕。

人的腳就像樹根。樹死了,根先枯,人先老。中醫認為壹年四季泡腳都合適,作用也不壹樣。“春日泡腳,開曬騰飛;夏天泡腳可以祛暑;秋天泡腳,潤肺潤腸;冬天泡腳,丹田暖。”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冬病夏治”的理念,夏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季節,人體陽氣也越升越旺,體內寒氣處於易解狀態。此時用溫水泡腳,可以疏通經絡,助陽,溫裏散寒,從而更好地起到扶陽散寒的目的,也達到了“治未病”的效果,有利於哮喘和氣喘。

夏天泡腳的水溫不能太高,以免燙傷,大概在40℃-45℃左右。而且每次泡腳時間不宜過長,20-30分鐘左右為宜。不同的人對足浴有不同的看法。比如陽氣不足的人中午最好泡腳,失眠的人晚上睡覺前最好泡腳。

夏天泡腳需要註意什麽?

第壹,夏天要嚴格控制泡腳的水溫。夏天泡腳和冬天燙腳不壹樣,溫水最好。水溫要控制在45攝氏度左右,可以通過溫度來測量。太熱或太冷都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浸泡壹段時間後水溫冷卻時,應及時補充熱水。開始泡腳的時候,不要加太多水。不要碰腳趾就好,泡腳期間要不停的加水。

第二,在足浴中加入不同的中藥,可以緩解不同的癥狀。夏天泡腳的首要目的是祛暑祛濕。用藿香煎汁,然後泡腳。取廣藿香30g ~ 50g放入2升水中,用武火煎40分鐘左右,再用小火煨,取出汁液,再加2升水煎至1升,將兩片藥汁放入盆中。同時在泡洗的過程中進行足部按摩。夏天泡腳,這是壹個很好的祛濕氣、祛暑的方法。

三、泡腳時常用的寶貝是艾葉。艾葉不僅經濟實惠,還能調理身體。用艾草和姜片泡腳可以治療感冒、關節病和類風濕病。用艾草、紅花泡腳,可以治療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血液循環不暢、瘀血。

夏天泡腳,還可以加生姜和鹽水。鹽可以清火、涼血、解毒,而生姜有散寒、止嘔、解毒的作用。經常用生姜和鹽水泡腳,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預防感冒,改善虛寒體質。此外,在足浴水中直接加入適量的白醋,可以增強皮膚彈性,使皮膚光滑,祛除風濕,改善怕冷等人體不適癥狀,殺菌抗菌,有助於治療黴菌、腳氣和皮膚病。

雖然夏天泡腳有很多好處,但是有些人不適合泡腳,那麽誰不能泡腳呢?我來給妳介紹壹下。

4類人泡腳需謹慎。

但對於有基礎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泡腳時間長、溫度高等因素可能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負擔。這類人泡腳時水溫不宜過熱,壹般在40℃~45℃最佳;時間不宜過長,約10分鐘,否則會導致大腦和心臟供血不足,出現頭暈等癥狀。

另外,以下四類人泡腳要格外謹慎。

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患者皮膚脆弱,足部周圍神經對溫度不敏感。正常人感覺到很燙的水,但是感覺不到,所以容易燙傷。壹旦燙傷,即使是很小的水皰,如果不及時治療,也可能導致足部感染、潰爛,嚴重的甚至截肢。

靜脈曲張患者出現靜脈曲張的主要原因是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足部溫度升高只會增加局部血流量,不會改變靜脈回流的速度。反而可能增加靜脈回流的負擔,導致靜脈曲張進壹步擴大,加重下肢充血,加重病情,很可能使雙腳更加腫脹、腫脹。所以,千萬不要用熱水泡腳或腿,也不要用熱水袋暖腳或洗桑拿。

很多有腳氣等皮膚病的人誤以為泡腳可以緩解腳氣癥狀。事實上,用熱水泡腳可能會導致二次細菌感染。對於破皮的傷口,用熱水泡腳更是雪上加霜。壹定要打開傷口,幹燥通風。腳上有皰疹、濕疹等疾病的患者,不宜用熱水泡腳。皮膚壹旦破了,很容易引起感染。

如果孩子的腳不是很冷,就沒必要泡腳。人的足弓是在童年時期逐漸形成的。此時,如果經常用熱水泡腳,孩子腳底的韌帶可能會變得松弛,不利於足弓的形成和維持。長此以往,會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風險。

足道三方

1,秦蓮足療按摩處方:芹菜葉(生)30g,枸杞葉40g,墨旱蓮50g,鮮芹菜根(最好洗凈後搗碎)100g,水3000ml,煮沸8min,取汁足療按摩。本方具有強身補腎、生髓、疏肝健脾、祛邪的功效,對高血壓、冠心病有輔助治療作用。

2、遠誌足底按摩處方:遠誌10g,石菖蒲15g,葛根20g,何首烏30g。用3000毫升溫水浸泡2-3小時,煮沸30分鐘,取汁足浴按摩20-30分鐘。這個方子有健腦、安神、降血壓、催眠的功效。可用於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腦血管硬化和高血壓。

3.祛風通絡散:由生半夏、生川烏、生馬錢子等藥物組成。由廣州中醫藥大學第壹附屬醫院研制,每包100g。用法:取祛風通絡散25 ~ 50g,加水3000ml,煮沸5min,或直接溶於沸水中泡腳20 ~ 30min。該產品具有祛風除濕、散寒解毒、通絡止痛、降逆止嘔功能。可用於治療風寒濕痹、咳喘、痰多稀、手足麻木、肌腱攣縮、局部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