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打哈欠不壹定是春困,但可能是中風...

打哈欠不壹定是春困,但可能是中風...

大白天打哈欠,很多人會用“春困、秋困、夏困”來打趣自己,殊不知有時候頻繁打哈欠可能是中風的危險信號。

臨床資料顯示,70%以上的中風患者在發病前5~10天會頻繁打哈欠。

受訪專家

中國卒中學會常務副會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天壇醫院副院長王擁軍。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陸天明

鐘廣東三九腦科醫院神經二科主任

為什麽春天人容易打哈欠?

打哈欠是人類的壹種生理本能。疲勞睡眠不足時打哈欠,醫學上認為是腦缺血缺氧引起的。

打哈欠可以擴張肺部,降低顱內壓,增加從靜脈回流和輸出的血液量,從而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降低大腦的溫度,改善大腦的缺氧狀態。

這可以看作是身體的壹種自我保護行為。

人在春天特別容易打哈欠,主要是因為經過壹個冬天的“休眠”,收縮的表皮毛細血管會在暖春季節逐漸擴張;

當皮膚中血管的血流量填滿時,大腦中的血流量會比冬天時減少,大腦會出現缺血缺氧現象,尤其是腦幹。

所以春天每隔壹兩個小時打哈欠1 ~ 2次是很正常的。

打哈欠是中風的前兆。

如果經常連續打哈欠,說明大腦缺氧明顯,此時要註意了。

鐘指出,如果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等中風危險因素,同時出現頻繁的連續打哈欠,並伴有肢體無力,甚至嘴歪、說話不清,壹定要及時就醫,因為這很可能是中風的早期。

中風,俗稱“中風”,是我國第壹死因。鐘提醒,壹些年輕人在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中風的高風險因素的情況下,如果在充足的睡眠後仍然打哈欠,應該提高警惕。

“打哈欠是由腦幹控制的。如出現無明顯誘因的頻繁打哈欠,建議去醫院做磁振檢查,排除腦幹病變引起的缺氧。”

除了經常打哈欠,當患者突然出現以下任何癥狀時,也應考慮中風的可能性:

1.壹個肢體(有臉或無臉)無力或麻木。

2.壹側面部麻木或嘴角歪斜。

3.不能清楚地說話或理解語言。

4.用眼睛盯著壹邊。

5.單眼或雙眼視力喪失或模糊。

6.頭暈伴嘔吐。

7.過去罕見的嚴重頭痛和嘔吐。

8.意識障礙或痙攣。

其中,前三種癥狀最為常見。

3個公式幫助妳識別中風

如果發現中風,應立即撥打120,讓患者在平坦的地方側臥取暖,取出患者口中異物,並記住發病時間或最後壹次正常體時。

為了便於快速鑒別,專家們把癥狀編成了壹個公式。

第壹條是:語焉不詳,嘴巴歪歪扭扭,沒擡胳膊就往醫院跑。

第二個是快速公式:

臉型:微笑時臉部是否對稱;

手臂(Arm):舉臂時是否壹側下垂;

語音:語音發音是否奇怪;

時間:及時撥打120。

三是中國獨有的120原則:

“1”代表“看到1張不對稱的臉”;“2”代表“雙臂是否單側無力”;“0”代表“聽(零)看講話是否清楚”;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立即撥打“120”。

預防中風,註意生活細節

雖然中風經常毫無準備地“襲擊”人們,但它是壹種可以預防和治愈的急性慢性病。

王擁軍說,中風的危險因素包括:

發表在《柳葉刀》上的壹項研究發現,90%的中風是由風險因素引起的:

如果血壓控制得好,中風可減少48%;

如果增加體力活動,會減少36%的中風;

如果飲食健康,結構合理,會有19%的中風可以預防;

如果戒煙,會減少12%的中風;

如果房顫控制得好,可以預防9%的中風;

如果糖尿病控制得好,可以減少4%的中風;

限制飲酒可以減少6%的中風;

學會釋放壓力也能預防6%的中風;

控制血脂會減少27%的中風。

其中,高血壓是最重要的可控因素,也是降低全球卒中負擔的重要目標。合理的藥物和健康的飲食可以有效降低血壓,減少中風的發生。

對於中國居民來說,除了高血壓,缺乏身體活動也是壹個重要的危險因素,建議堅持鍛煉。

"

最近的熱門文章

80%的尿酸是身體產生的!超標的人按照這個指南就夠了。

壹個烹飪習慣,可能正在悄悄破壞全家人的血管。

短短10句話,中醫大師壹輩子的“養生秘訣”。

運動可能會加速妳的衰老!我勸妳放棄這六種方式。

"

生命時報微信官方賬號矩陣

我們不傳播流言蜚語。

我們不接受醒目的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流量而存在的媒體。

在健康的道路上,我們願意認真的與妳同行。

人民日報由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 lt 0385

電話詢問

商務合作:010-65363765

內容合作:010-65363786

如果妳喜歡,就點擊“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