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來看看魚缸中常見的幾種藻類:
第壹,褐色矽藻是壹種相當原始的藻類,生命力頑強,經常出現在魚缸底部,尤其是光線暗的時候。藻類通常呈褐色,顯微鏡下可發現單體呈橢圓形。矽藻本身沒有什麽危害。當魚餓了,它們可以吃它來充饑。唯壹的缺點就是像壹層泥壹樣鋪在缸底,有點影響美觀。
滅殺法:如果想去除矽藻,最好的時間是前期,很容易擦掉。還可以放壹些魚蝦之類的工具。
二是青苔水族箱中很常見的藻類生長速度快,附著性強,很難清除。這種藻類在光照充足的情況下很容易產生。剛開始是淡綠色,像膜壹樣輕,魚也能以此為食。時間久了,嫩綠會越來越深,越來越老,最後變成深綠色,而且越積越厚,會凝結成痂,很難去除。壹般結殼的魚是不能吃的,綠色的青苔腐爛後會影響水質。
殺熟法:如果要去除,壹般建議在生長初期去除。否則壹旦後期結痂,只能用鋼珠和硬毛刷,魚缸的死角可能只能壹點壹點挖出來。
第三,斑綠藻和黑發藻這兩種藻類經常相伴。斑點綠藻壹開始是深綠色的細絲,時間長了有些會變黑,也可能是附著在黑發藻上。角毛藻的生命力非常頑強,這使得它幾乎是魚缸中最討厭的藻類。近距離看是黑線,遠看像黴斑,生長迅速,難以控制,而且魚基本不吃,留在缸裏有害。
殺滅方法:首先,人工殺滅藻類是第壹步。加大換水,放殺菌燈,直接撈出來。其次,放壹些殺滅有害藻類的工具,如斑馬螺、蘋果螺、大河藻、蝦等;最後開藥,比如戊二醛,白醋。
4.片狀的絲狀藻類在魚缸中時有發生,單個的非常纖細,肉眼幾乎看不到。但壹旦成規模,就能清楚地看到壹片綠色的絲狀藻類,因為絲狀藻類經常漂浮在水面上,不容易清理,需要經常打撈。本身沒有什麽很不好的,最大的問題是影響升值。
殺滅方式:1,最直接的方式,直接撈出來,但是不容易清理,絲狀藻類有壹定的吸附性。2.清除雜物,降低附著率;3.生物處理:投擲工具魚、蝦、螺。
五、綠水綠水也是水族箱常見的問題。綠水經常會突然爆發,讓魚友措手不及。其實綠水的危害並不大。相反,這種藻類可以凈化水質,吸收和轉化有害物質,有利於水族,但非常不雅觀,不利於觀賞。綠水的原因是單細胞綠藻,如小球藻、衣藻等在水中繁殖。小球藻是壹種非常高效的單細胞光合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生長繁殖。這種原始而古老的植物雖然直徑只有3-8μm,但卻能在漫長的地球變遷歷史中頑強地生存下來,可見其生命力是多麽旺盛。
殺法:1。加強物理過濾,定期洗棉,定期定量換水,排除氨和硝酸鹽,及時清理食物殘渣和代謝廢物,降低魚類密度和投餵量。2、合理照明,照明時間不宜過長。3.使用殺菌燈或凝結劑去除藻類。4、放點水蚤吃小球藻,實際可操作性不強。
總結:要正確對待缸內藻類爆炸。這不壹定是壹件壞事。自然界什麽時候魚類不和藻類壹起生活?在除藻的同時,也要保持平常心,冷靜找出藻華的原因。畢竟水質是導致藻華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