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神奇的針馬丹陽
我記得我十幾歲的時候,跟父親學過黃綺,父親曾經頒過《馬丹陽興十二分主治雜病曲》。我不知道馬丹陽為什麽這麽時髦,但他只是溜之大吉,以“此刻三膝,兩筋之間三寸,可消除心臟和腹部疼痛,治療胃寒好”。而龍,讀了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傳》,見了丹陽之子馬玉,才知道這個丹陽也是丹陽。
據史料記載,馬丹陽生於南宋末年。何、、、丘處機、王初壹、七人是鐘南山全真教的創始人,為全真教七子之首。王重陽死後,他以大師兄的身份執掌全真教多年,隨後自創門派,開創了全真教七大門派之壹——遇仙派。
顧名思義,“會仙”的內涵是指通過道教的修煉“羽化飛升”,達到神仙的境界。道教的修行無非就是吃藥,煉丹,針灸,呼吸。馬玉在長期的醫療實踐和健康研究中,發現了李三、內庭、曲池、合谷等十二個穴位的獨特治療作用,總結出《天星十二穴治雜病之歌》,信以為真。
在金庸先生的小說裏,馬玉是壹個俠義忠厚,淡泊純真的博士。除了跟隨早期的導師王重陽抗金,他不想卷入江湖紛爭,也不想追求世俗功名。他壹生大部分時間都隱居在鐘南山重陽宮,探索武術的起源,了解玄理,很少行走江湖。神雕俠侶郭靖最後因武功而名噪壹時,卻得益於和他的壹段奇特關系。那時候郭靖年輕,資質蠢,心木。他的師父江南七怪更是俗不可耐,教的壹塌糊塗,讓郭靖的武功難有長進。正壹籌莫展,痛苦仿徨之時,馬玉正好從大漠北路過來,見郭靖雖然笨但老實,雖然木訥但老實,而且勤快,有毅力,與自己有幾分相似,便心生歡喜,授他全真獨門基礎內功心法。這種方法是平和的,循序漸進的,時間長了,就會大有用武之地。於是,郭靖學會了武功,獲得了源頭活水和淵博的知識,最終成為了人人敬仰的壹代英雄。馬玉也用這些高深的內功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除了《射雕英雄傳》,他還出演了後來的《射雕英雄傳》。
第二,胡青牛擅長艾灸。
與馬丹陽相比,胡青牛這個真實的人只是壹個虛構的人物。與馬丹陽平和慈悲的心性不同,雖然他被封為“醫仙”,醫術極高,但他身在明教,只給明教的人治病,所以江湖上的人都對他懷恨在心,稱他為“離殤”。按照他的說法,“人人忘恩負義,所以免於毀滅”。極端詭異的氣質在這裏可見壹斑。可是,就馬立克丹陽,他是針灸大師,光是艾灸就很擅長,沒人能比得上他。
武當張翠山之子張無忌,被壹個神秘的神所控制。雖然他已經被祖師爺全力治療了三年,但他仍然飽受寒毒之苦。事故發生後,受傷的明教教徒常遇春被帶到蝴蝶谷,向“蝴蝶谷醫仙”胡青牛求醫。胡青牛不願就醫,因為張無忌不是明教中人。但是,看到這樣的慢性病,是比較困難和棘手的,他已經有十年沒有看到了。就好比“酒徒見好酒,饕餮聞肉香”。他心癢難耐,下定決心“先治張無忌,後治張無忌”。神秘之神的手掌太冷太狠毒。他認為非灸之熱不能消除,就對其施以化膿直接灸。他先在張無忌的八個穴位處插上銅片,防止陰寒之氣在經絡周圍流動,再加入到內功高深的直灸中,幫助其更陽更熱,更容易滲入體內,周身流動。從手的太陰肺經開始,十二經脈全部灸過之後。艾灸也用於治療奇經八脈。雖然張無忌被艾灸的傷痕累累,但是陰寒之毒基本消除了。他還用“以寒治寒”的反治方法給張無忌敷藥,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他認為三焦無跡,故《張無忌》中三焦寒毒不能除。他還能預知人的生死,說張無忌在雨雷中隨機點穴的常遇春只能活到四十歲。他還寫了《葉脈論》,解釋了葉脈功能的本質。正如他所說:“人生最自負的,不是醫術之高明,也不是醫仙之名,而是醫學上的偉大發明和創新,是先賢們沒有做過的。”可惜他不肯給金華婆婆的老公治病。他雖然自己種下了天花,卻毀了自己的容貌,站在了自己的墳墓上。畢竟他死在了生來要死的地方。可以說“成功是蕭何,失敗是我”。
第三,把脈大師平壹之
“醫生是活人”,作為壹個名醫,無論多麽冷酷無情,他充其量也就是像胡青牛壹樣“身敗名裂”,而不是殺人。但是在金庸先生寫的《笑傲江湖》中,創造了壹個著名的殺手平壹之。
“壹指”是指他只用壹個手指就能通過脈象明確診斷病情,而且還不錯。而只用壹個點殺人,這個人就站著死了。而且因為他立了壹個奇怪的規矩,每治好壹個醫生,他治好的人必須替他殺壹個人,壹個醫生殺壹個人,十個醫生殺十個人,沒有任何遷就和改變。於是,江湖上人人“談虎色變”,給他起了壹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外號——“殺人的名醫”。
雖然他是如此趾高氣揚和怪異,他害怕任盈盈,壹個神聖的魔法教學修女。他受任盈盈之托,去救治身受重傷的華山逃兵令狐沖。他壹把脈,就診斷出令狐沖體內有八種不同的氣,它們相互碰撞,相互震動。他還可以確定這八種不同的氣的來源:兩種是傑布和尚註意到的,六種是顧濤六仙丟失的。因為他既不能發泄,也不能投降,針灸和麥飯石都不起作用,他羞愧地大叫,無能為力。他想找八個內功深厚的人壹起合作,消除令狐沖體內的這八種不同的真氣。沒想到情況發生了變化,令狐沖的病情變得更加離奇復雜。看他的脈象案例:壹是誤服十種補燥藥,就像長江早已成了災難,水利人不求泄憤,卻把洞庭、鄱陽的水倒掉,釀成大禍;第二,突然大量失血後,逞強與人鬥,不是延年益壽之道。第三,誤飲雲南五道角五縣大補藥酒,雖可補之,亦有大毒。第四,遭受猜忌,突然心灰意冷,七情六欲,還是要自我調節。就連羅進賢也無可奈何。
他能在彈指間對涉及經絡、臟腑、氣血、七情等人體諸多方面的脈象作出清晰的診斷,真是“脈診大師”。只是令狐沖的病真的太復雜太難治了,這讓他漸漸自責:“治壹個人,殺壹個人,我該怎麽辦?”最後我解不開這些結,不懂得屈伸,頭發胡須都白了,還吐血,用我的死證明了“殺死名醫”的諾言。
此外,平壹之還有很多話要說,值得我們深思。比如:“他的五毒學說只靠幾個老祖宗傳下來的奇方,懂什麽狗屁醫學和藥理學!””“善良!善良!天下庸醫殺人,哪個不善良!"
他也是壹名傷科醫生,為之桃顧濤的六仙恢復經絡的手術非常驚險,但很完美。
第四,程靈素也有毒,有藥用價值
“我是壹個長相普通的女人,像路邊壹朵不起眼的小花壹樣普通。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是師父收留了我,養育了我。我師父是洞庭湖邊有名的‘毒王’。”“毒手”是指師父用毒的本領非凡,所用的毒極其兇猛,但卻能用他的毒救治村民,拯救無數生命,所以人們稱他為“藥王”。
‘毒’和‘藥王’的名字很矛盾,很奇怪,但卻給了我壹個很好聽又很有意義的名字——程素玲。據師父說,我的名字來自壹本名為《黃帝內經》的醫學書籍,指的是靈樞,被稱為蘇文。"
“師父雖名為‘據敵’,卻有菩薩心腸。在我之前,他已經收了三個瘸腿的人做門徒。他們是我的兄弟姐妹。也許是師父發現其中有些人別有用心,所以沒有把醫術全部給對方。而是送了我壹本叫《藥神》的書,裏面凝聚了他壹生的心血和醫術。他還讓我在他死後替他清理門戶,因為他們是他的弟子,他做不到。”
“後來,主人去世了。師父老了,該走了。於是只剩下我壹個人在洞庭湖邊行醫。我本想救人壹命,壹個人靜靜的死去,但後來有個叫胡飛的年輕人來找我,讓我治療壹代英雄金佛和苗人的毒眼。我知道毒藥是我的兄弟姐妹下的,這個世界上只有我能解開。我試探了胡飛,知道他是壹個可以托付終身的好人,於是我跟著他闖蕩江湖。哥哥姐姐們找到我,逼我索要海棠七星和比坎的毒法解藥,要我給他們“藥王”。難道他們不知道比坎的毒法是七星海棠的解藥,七星海棠是比坎毒法的克星,《藥王》只是壹本治病救人的醫書。我當然不能告訴他們這些,胡飛和我已經壹次又壹次地挫敗了他們的陰謀。只是到最後,我和他們都中了我的三種混合毒,即畢蠶毒、何和孔雀膽。我師父說:‘這三種大毒是治不好的,因為世界上沒有壹個醫生會舍命治病。’而我,卻寧願用我的生命去拯救胡飛,讓他可以繼續勇敢的戰鬥,與不公抗爭,然後和我不爭氣的兄弟姐妹們壹起死去。"
以上是金庸先生在《飛狐傳奇》中講的故事。第壹人稱中的主角是壹個名叫程靈素的女人。故事就這麽簡單,也缺乏關於醫學和藥理學的詳細而典型的描寫和描述。但金庸先生卻給我們解釋了中醫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論內涵:藥是毒,毒也是藥。用得好,用得對,再毒的藥,也能成為救命的靈丹妙藥;而壹旦用錯了,再好的藥也會變成致命的毒藥。中醫有句諺語,說“藥可分三毒”,“聚毒為醫”,“人參吃死人無罪,大黃能白治病”。另外,不管是毒藥還是藥,要用在誰的手裏。小說向我們揭示了中醫獨特的擇弟子、授徒之道和助人為樂、治病救人的高尚情懷,同樣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以上四個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中醫的壹大特色就是與武術氣功的有機結合。武術氣功應用於針灸,從壹開始就是中國針灸的壹大亮點。現代“神針”黃世平大師和當代“八卦掌”何樸仁教授,都是著名的武術家和氣功大師。按照作者的思路,氣功和武術結合的針法之所以能更快更明顯地見效,在於它比壹般的針法更有力,作用於人體的經絡和氣血,能迅速激發人體的自然潛能和免疫能力。“針刺必不可少,行氣有效”,加強我們針灸師自身“內功”的修煉尤為必要。
其次,我們中醫要有獨特的人格魅力和人格特征,這樣更容易形成自己的醫學特色和醫學體系,也只有這樣才能造就“名醫”和“大醫”。馬丹陽的和平精神,胡青牛的創新之心,平壹之悔,程靈素的奉獻精神,都是我們中醫應該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