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大米中摻入壹些雜糧、蔬菜或藥食同源的食物,會提高大米的營養價值,還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1.綠豆飯
涼爽的夏季產品。由於綠豆性涼味甘,具有清熱消暑、利水消腫、潤喉止渴、明目降壓的作用,可防治中暑引起的發熱、口渴、煩躁、小便不利等癥狀。
2.薏米
適合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慢性腹瀉者食用。因為薏米的蛋白質含量高達17.6% ~ 18.7%(大米為7% ~ 8%),所含的澱粉易溶於水,易於消化吸收。
3.紅棗糯米
養血補虛。紅棗不僅含有豐富的糖分(65.9%),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是阻止癌細胞在體內生長的第壹道防線。因此,經常服用對身體有好處。
4.紅薯米飯
紅薯營養豐富,具有“補虛益氣、健脾胃、強腎虛”的作用。紅薯含澱粉和纖維素較多。食用後能吸收腸道內大量水分,增加糞便體積,不僅能預防便秘,減少腸癌的發生,還有助於防止血液中膽固醇的形成,預防冠心病。
5.燕麥米飯
老年人保健珍品。燕麥有降低膽固醇、調節甘油三酯、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燕麥含有較多的粗纖維和不飽和脂肪酸,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對糖尿病人減肥和便秘有好處。
6.芋頭飯
適用於腸胃病、肺結核和老人兒童。因為芋頭質軟易消化,有益胃通便、解毒散結的作用。所以大便幹結,無名腫毒都可以吃。但芋頭含澱粉較多,有脹氣的缺點,要註意適量。
常吃黑米抗衰老。
黑米的外皮層含有花青素類色素,具有很強的抗衰老作用。研究表明,大米顏色越深,表皮色素的抗衰老作用越明顯。所以黑米色素的作用是各種米中最強的。此外,這種色素還富含黃酮類活性物質,是白米的5倍,對預防動脈硬化有很大作用。
此外,黑米富含膳食纖維,澱粉消化速度較慢,升糖指數為55(白米為87)。所以吃黑米不會像吃白米壹樣導致人的血糖劇烈波動。黑米中的鉀、鎂等礦物質也有利於控制血壓,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糖尿病患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把吃黑米作為飲食調養的壹部分。
黑米為了保存更多的營養,脫殼後多以“糙米”的形式直接食用。這種粗黑米最適合煮粥。煮粥的時候,為了讓它快速變軟,最好提前泡壹下,讓它充分吸收水分。為了防止黑米中含有的色素在浸泡時溶於水,浸泡前可以用冷水輕輕沖洗,但不要揉搓;泡飯用的水要和米飯壹起煮,不能倒掉,保留其中的營養成分。
玉米讓妳的眼睛更漂亮。
許多人認為玉米是壹種蔬菜。其實玉米不能算蔬菜,因為它含有大量澱粉,熱量比壹般蔬菜高。因此,在營養學上,玉米被列為主食。
中醫認為,玉米性平味甘,有開胃健脾、除濕利尿的作用,主要用於腹瀉、消化不良、水腫。根據營養分析,玉米含有糖、蛋白質、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質、磷、鎂、鉀、鋅。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是壹種由眼睛老化引起的疾病,嚴重時會導致視力障礙。許多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葉黃素和玉米黃質可以預防老年性黃斑變性。
美國醫學界的研究證明,攝入較高量的葉黃素和玉米黃質,可以降低43%的老年性黃斑變性風險。玉米中含有葉黃素和玉米黃質,尤其是後者含量豐富,所以玉米可以說是對抗眼部衰老的絕佳輔助食品。
淘米不要洗太多太久。
有些人喜歡壹遍又壹遍的淘米,總擔心洗不幹凈,有的甚至把米泡上幾個小時。其實這些做法都是得不償失的。大米中含有壹些水溶性維生素和無機鹽,其中很大壹部分存在於米粒外層。過多的淘洗或揉搓以及過度的攪拌會造成米粒表層營養成分的大量流失。大米不宜長時間浸泡。如果淘洗前長時間浸泡,米粒中的壹些無機鹽和可溶性維生素會溶於水,再淘洗後損失更大。淘米過程中,硫胺素損失率可達40% ~ 60%,核黃素、煙酸損失率可達23% ~ 25%,蛋白質、脂肪、糖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另外,大米泡久了會被碾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