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日平均氣溫壹般在10 ~ 12℃以下(各地標準不壹致),時間持續5-7天以上可能造成嚴重的水稻爛秧。因為水稻和棉花都是喜溫作物,當氣溫在10 ~ 12以上,晴天最低氣溫在5℃以上時,對所有秧苗都有利。
反過來,如果有低溫陰雨天氣,就可以想象了。霜降是春季寒潮和強冷空氣的產物。在氣候較暖的情況下,寒潮相對少見,但也不可大意。
春分後需要註意:
初春來了,氣溫回升,但還是乍暖還寒,氣候多變。這種上升是壹個漸進的過程。氣溫忽高忽低,人們往往無法預測這種變化。氣溫升高,他們會加衣服,但是氣溫突然下降,衣服還沒加。這樣容易壓抑陽氣,阻礙肝臟的排水,影響健康。
還容易感冒、支氣管炎等疾病。所以要適應氣候適中,遵循“上薄下厚”的原則。人的陽氣根源於腎。春天,隨著陽氣的恢復,腎中的陽氣會逐漸生長,而腎則住在腰部,陽氣從此會蔓延到全身。壹旦風寒侵襲,陽氣就會困在太陽底下,阻礙腰部以下的血液循環,引起腰膝酸軟、疼痛麻木等癥狀。
所以,早春時節,不要換衣服太快,也不要脫得太早。記住“上薄下厚”的穿衣原則,就是下半身的褲子襪子鞋子壹定要厚壹點,暖和壹點,而上半身稍微減壹點也不會是很大的障礙。
春天宜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甜食。中醫認為,春季肝氣旺盛時,多吃酸味食物會使肝氣過盛,損傷脾胃,所以要少吃酸味食物。進入春天後,人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多,體能消耗更大,所需熱量增加。
但此時脾胃虛弱,胃腸道消化能力差,所需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給。即:紅棗和蜂蜜是春分時節的首選。中醫認為,紅棗、蜂蜜味甘,入脾胃,能補中焦,通便。
由於紅棗和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具有益氣解毒的作用,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所以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因此,在春天,如果每天吃幾顆紅棗或喝1-2勺蜂蜜(用1杯溫水或加牛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作用。
擴展數據:
壹、春分簡介:
春分是春季90天的中點。二十四節氣之壹,每年公歷3月20日左右,此時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春分那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的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南半球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新年,已有3000年歷史。
二十四節氣:“二月中旬,半分,即90天的壹半,故稱分。秋天是同義詞。”《春秋故事·陰陽進出》說:“春分,陰陽亦半相,故晝夜既寒又夏。”
春分也是壹個節日和儀式慶祝。古代皇帝有壹套祭祀制度,春天祭祀太陽,秋天祭祀月亮。周朝的儀式是在祭壇上獻祭。
禮記:“祭壇。”孔《英達疏》:“又叫春分”。清代潘榮弼寫《景帝歲時紀勝》:“春分秋分為國禮,士不可拜。民俗活動壹般被認為是郊遊的正式開始。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春分
中國新聞網春分季節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