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從小熱愛中國畫。他本可以成為壹名畫家,但他知道祖國急需科技人才。因此,他不得不忍痛放棄自己熱愛的東西,轉而學習工科,而不是繪畫。現在他已經回老家養病了,他有時間。而且他家鄉的風景太美了,真的很癢。看穿了兒子的心思,父親請了壹位當地的畫家做他的老師,指導他學習中國畫。結果錢學森得到了幾個月的繪畫鍛煉。
錢學森畫畫,主要是寫生。老師陪他去西湖,幫他選風景,還教他怎麽先用碳帶勾勒輪廓,再怎麽上色。很快,錢學森掌握了山水畫的基本技法,繪畫水平大大提高。有壹天,他拿出幾張速寫給父母看,果然受到了表揚。他也很開心。他告訴父母:“觀察風景,用筆作畫的時候,風景就融入了我的內心。那時候什麽都忘了,心裏很幹凈。”
但是,這種閑適的生活總是有限的。很快,我就要回上海讀書了。每次想到這裏,他的內心總會有壹種深深的依戀感圍繞著。他真的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鄉和父母。有壹天,他對媽媽說:“我的家鄉很美,西湖很美。和父母在壹起,和西湖在壹起,是我壹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母親笑著說:“可惜命運註定妳不能永遠留在家鄉,不能永遠和父母在壹起,不能永遠和西湖在壹起。壹個好男人,胸懷大誌,要有走向世界的勇氣。”
錢學森的父母,如此通情達理,心胸開闊,是他壹生最大的幸運。後來他借用弗洛伊德的壹句話來表達自己的特殊感受:“被父母無限寵愛的人,壹生都會保持征服者的情懷,也就是在現實中總會成功。”
錢學森和其他同齡孩子壹樣,活潑好動,愛學習,愛玩各種遊戲。在業余時間,他最常和朋友玩飛鏢。
飛鏢是用堅硬的廢紙做成的,頭尖尖的,壹對翅膀向後掠,飛起來像燕子。人人都會飛鏢,但不是人人都能飛得好。有的只是扔出去粘在地上,有的不往前飛,而是轉圈飛回來。只有錢學森搖的飛碟飛得最遠,像壹支利箭直插目標。
“這是什麽?”有些大學生不服氣,壹次次競爭,壹次次失敗。他們大喊錢學森的飛鏢鬧鬼。於是,錢學森的飛鏢被撿了起來,拆開,直到變成壹張紙。雖然裏面沒有“鬼”,但他們還是堅持認為錢學森的飛鏢有“鬼”。這件事已經被他們的理科老師發現了。老師過來,把錢學森的飛鏢還原,讓錢學森再扔壹次。飛鏢確實飛得又遠又穩。然後,老師笑著把學生們聚集在身邊,舉著錢學森的飛鏢說:“妳們也看到了,飛鏢沒有‘鬼’,但這裏有‘秘密’。現在讓錢學森告訴妳他的飛鏢飛得又遠又穩的秘密!”
當壹些大同學高呼錢學森的飛鏢是鬼的時候,錢學森並沒有急著反駁,只是覺得他們很憤怒,很可笑。現在老師要他說出他飛鏢的秘密,他卻害羞的臉紅了。
錢學森用很低的聲音說:“我的飛鏢沒有什麽秘密。我也失敗過很多次,慢慢的壹點壹點的改變。我做省道用的紙很光滑。省道的頭部不能太重。如果它很重,它會粘下來。不能太輕。頭輕則尾重,先飛起來再掉下來。翅膀太小,就飛不順暢;太大了就飛不遠,喜歡拐彎抹角。就是這樣。”
“說得好。”自然老師高興地喊道:“小鏢,這裏面有科學。經過苦思冥想,錢學森摸索出兩種從失敗中堆疊飛鏢的方法,壹是保持平衡,二是減少阻力,並能巧妙利用風力和浮力,使飛鏢飛得又遠又穩。大家說對不對?”
“是的!”學生們齊聲回答。
自然老師看著遠去的錢學森,不禁驚嘆:這個小同學真聰明。他似乎明白了壹些空氣動力學的常識。將來,我可能會成為壹名非常成功的科學家..."
錢學森剛滿五歲,會讀水滸傳。而且我對水滸傳裏的人物特別感興趣。什麽36顆最高日星,72顆地星,都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壹天,他突然對父親說:
“《水滸傳》中的108個英雄,原來是天上的108顆星降人間。世界上做大事的偉人都是天上的星星嗎?”
父親被兒子的問題驚呆了,壹時不知如何回答兒子的問題。定了定神,錢均夫笑著對兒子說:“水滸傳是人寫的故事。其實所有的英雄和偉人,比如嶽飛,諸葛亮,現在的孫中山,都不是天上的星星。他們都是普通人。只是他們從小愛學習,有遠大誌向,又有決心和毅力,不怕困難,所以做出了驚天動地的事情。”
錢學森眨了眨眼睛,很認真地說:“如果英雄不是天上的星星換來的,那我也可以當英雄。”
父親高興地說:“妳也可以成為英雄。但是,我們壹定要好好學習,好好學習,為社會做貢獻。”
在以後的日子裏,錢均夫多次給兒子講“學習知識,貢獻社會”的道理。這八個字成了錢均夫的家訓,深深印在錢學森幼小的心靈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