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適合吃苦味的食物。苦入心脾,夏季吃苦味食物既能清心又能養心。現代科學研究證明,苦味食物中含有生物堿、氨基酸、苦精、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人體所需的物質,具有抗菌、消炎、解熱、祛暑、提神、健胃等作用。進入夏季後,出現味覺減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消化功能障礙時,食用苦味食物可刺激脾胃的消化能力,增加食欲,逐漸恢復正常。此外,咖啡、茶、啤酒等苦味食物可以提神醒腦,產生舒適輕松的感覺。苦味食物多為蔬菜和野菜,如萵筍葉、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蘿蔔葉等。幹鮮果品中有杏子、菱角、柚子、杏仁、黑棗、薄荷葉等。此外,還有五味子、蓮子芯等。五味子適合冬春食用,蓮子芯非常適合夏季食用。貼心提示:被稱為夏季“三瓜”的絲瓜、葫蘆、葫蘆,也是典型的苦菜。這三種瓜味苦甜,性涼微寒,但其肉鮮嫩,可作湯或炒肉,有清熱化痰、和胃利腸之功效。
長夏適合吃甜食。中醫認為,甜食能補養氣血,調和脾胃。但需要註意的是,中醫所說的甜食主要是指壹些天然的甜味食物,如山藥、南瓜、大米、紅薯等。細嚼慢咽,就會“甜”起來。含糖的甜食可以吃,但要控制量。過量食用會導致血糖升高,膽固醇增加,誘發心血管疾病,對身體缺鈣。
秋天適合吃辣。中醫認為辛辣食物可以補肺。很多人覺得辣就是辣。其實在中醫裏,除了辣,魚腥味、刺激性的食物都算“辣”,比如羊肉、大蔥、韭菜。秋季,肺氣虛的人可以多吃辛辣食物,增強肺氣。適當的辛辣食物可以刺激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並有活血、祛風散寒、舒筋活血的作用。需要註意的是,秋季的特點是幹燥。當空氣中的濕度下降時,肺部、皮膚、大腸就會出現以幹燥為特征的疾病。所以,秋季也要吃壹些“潤澤”的食物,比如酸味的果蔬,比如山楂、檸檬、柚子、蘋果等。蜂蜜、芝麻、杏仁、銀耳、菠菜、豆漿等。也是不錯的選擇,有補脾胃,潤肺防燥,潤腸通便的作用。貼心提醒:痔瘡、潰瘍、便秘、神經衰弱、皮膚病患者不宜吃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病情。肝病患者也應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
冬天適合吃鹹的食物。中醫認為,鹹味入腎有滋腎之效。但這裏的鹹不是指多吃鹽,而是多吃天然的鹹食物,如海帶、紫菜、海參、牡蠣等。如果吃鹽過多,不僅起不到保護腎臟的作用,反而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導致血壓升高。
貼心提示:黑桑葚5克,枸杞5克,以水代茶浸泡,可益腎延年。另外,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要超過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