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總主題是反封建。在這個總主題下,作者通過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兩個典型人物,表達了對當時現存的正統封建社會秩序的反對,於是這兩個典型人物就成了封建社會的叛逆形象。
在曹雪芹的筆下,象征封建社會的郭蓉府和寧國府是兩大封建世家。作者借用劉香蓮的話:“妳們東府裏,除了那兩只石獅子,恐怕連貓狗都不幹凈。”這是作者對這個封建家庭的總結,是最精辟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讀者可以看到,這兩個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家族的主子,除了自得其樂,幹著見不得人的齷齪勾當,沒有什麽正經事可做,而且與官府勾結,漠視人命。在曹雪芹的筆下,即使是當時的封建朝廷,也不過是壹個“黑幕之地”。賈妃回到屋裏,只是“滿眼哭”“逆著淚抽泣”,其他人都是“含著淚沈默”。除了排場,作者筆下的這幅母性畫面,是感動真情的哭的場景。
作者通過賈寶玉反對“言諫亡者,武諫亡者”,認為“有昏君才有諫亡者之臣”。稱那些官僚為“漢奸鬼”。孔孟經典著作不過是“杜撰”。作者還借探春之口說:“爬李璐之田,在後勤之田者,竊堯舜之言,背孔孟之道。”理學大師朱的話,不過是“虛言,實在何處?”眾所周知,孔孟之道、朱成理學是清朝封建法規的準繩和治國大綱,誰也不能違背。但曹雪芹卻用這些話來嘲諷和否定。
賈寶玉特別反對“仕途經濟”,就是讓他走讀書做官的路。這種“仕途經濟”是封建政權得以世代延續的根本制度,也就是俗稱的科舉制度。曹雪芹通過賈寶玉反對“仕途經濟”,無異於把批判的矛頭指向封建政權的根基。
在《紅樓夢》中,作者著重描寫了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愛情和悲劇。這個愛情故事內涵深刻,不同於以往所有的愛情故事。首先,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不是壹見鐘情,而是長期生活在壹起產生的愛情。這樣,這種愛也就有了生活和思想的基礎。其次,他們的愛情是建立在* * *的人生理想和社會理想之上的,是* * *的反封建思想。這是他們愛情的堅實基礎。因為薛寶釵缺少這壹點,賈寶玉最終選擇了林黛玉。第三,兩人性格氣質相投。賈寶玉崇尚自然天真,喜歡自由,擺脫封建思想和禮教的束縛,擺脫世間的壹切俗套,追求個性的自由解放,而這恰恰符合林黛玉的性格和脾氣。而這恰恰說明他們追求的是個性的解放!
在中國的婚姻史上,古代是不可能把以上三個原則作為婚姻選擇的標準的。實際上,曹雪芹在這裏提出了壹個現代婚姻的原則。而這壹原理在當今世界並沒有真正實現。因為這個原理是先進的,是人類文明和發展的壹個進步。
過去我們研究《紅樓夢》時,更多的是關註其對封建社會的批判和揭露,而對其新的社會理想和生活理想關註甚少。現在看來這有點片面。曹雪芹對封建社會的批判無疑是深刻的,但同時他又提出了新的人生理想。曹雪芹作品中對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描寫,實際上是曹雪芹新的社會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反映和追求。曹雪芹的批判屬於他自己的現實社會,但他的理想屬於未來社會。
通過賈寶玉,曹雪芹也提出了反對封建等級制度,提倡自由平等的要求。特別是曹雪芹通過賈寶玉提出了重女輕男的思想,甚至說“男人都是泥做的”,但是遇到男人就“臭不可聞,令人反感”。孤立地看這句話似乎不可理解,但從歷史的角度看,中國的封建社會壹直是男權社會,男尊女卑是天經地義的。賈寶玉的這句話,無疑是對男權社會的否定,是對男女平等的矯枉過正的呼籲。
賈寶玉反封建思想的本質是什麽?有人認為是封建民主思想,我認為不是。封建民主思想有利於封建統治,賈寶玉思想是對封建社會的反叛,與賈政為代表的思想相悖。所以賈政說賈寶玉得了就要殺父,所以要趁早殺了他。這個情節很清楚地解釋了賈寶玉和賈政為代表的兩種思想的對立。更何況在乾隆時期,中國萌芽的資本主義經濟,從明朝開始發展,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晚明出現了自覺不自覺地反映這種新的生產關系的思想家,這就是激進的早期民主思想家李卓吾。而《紅樓夢》的思想顯然是受他的影響。因此,從《紅樓夢》反映的反封建內容來看;從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內涵看:從賈寶玉與賈政思想沖突的實質看:從《紅樓夢》的思想淵源來看,我認為《紅樓夢》的民主思想已經是帶有資本主義萌芽性質的民主思想了。這種思想是與封建正統相違背的,是有歷史進步的。但它借用了壹個特殊的典型形象,用壹種特殊的語言方式表達出來,不同於哲學語言的直覺。
《紅樓夢》寫了700多個人物,有幾十個典型。比如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晴雯、襲人、史湘雲、妙玉、賈母、劉姥姥,都是家喻戶曉的人物。
這部小說憑借其典型形象代代相傳。《紅樓夢》有那麽多生動的典型形象,這在中外古典小說中也是非常突出的。
曹雪芹留下的《紅樓夢》只有八十本,還有壹些是八十以後寫的,但壹直沒有流傳下來。這部傳記的後四十回是高鶚和程維元在乾隆五十六年用木活字印刷《紅樓夢》時加進去的。根據程維遠的序言,稿源是從《鼓熊》買的,也有人說是高鶚寫的,但前面說的更可信。
從乾隆末年到嘉慶年間,《紅樓夢》續作很多,但程、高的續作還是比較好的,所以程、高的本能延續至今。但是和雪琴的原著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
《紅樓夢》的思想文化內涵非常豐富和深刻,所以《紅樓夢》研究被稱為“紅學”。
《紅樓夢》在世界現實主義小說史上具有領先地位。比司湯達(1783-1842)和福樓拜(1821-1880)早壹個多世紀。比巴爾紮克(1799—1850)早80多年;比俄國現實主義大師果戈理(1809-1852)和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早壹個世紀左右。所以,在世界文學史上,作家創作的現實主義小說的強光,最早是由曹雪芹的《紅樓夢》放射出來的。
曹雪芹的《紅樓夢》既是現實的,又是理想的。他對18世紀中國封建社會的批判是現實的,而他對寶黛愛情的深刻感人的描寫,他們對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既是現實的,又是理想主義的,而這種對理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就是曹雪芹對下壹個世紀的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