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日出所料,五四登基做了雍正帝,五八最後死了。有壹次我想不通為什麽五月得不到若兮的心,是因為若兮預知了五月的結局,不想和他同甘共苦嗎?現在讀《如履薄冰》原著才明白,為壹心壹意,白頭不離的若兮許願,是對蘭若和明慧最大的惡意。就算梅登基,若曦也註定要抑郁而死。
梅壹生中愛過三個女人。這三個人分別是笛福金明惠,側福晉蘭若,還有愛而不能的若兮。三個女人中,我最佩服的是明慧。雖然她針對的是蘭若,但她心裏明白,越是面對蘭若,越是證明自己在愛情上的謙遜。
明慧和梅結婚前沒見過幾次面,也沒說過壹句話,但每次見面,明慧都刻骨銘心。明輝第壹次見到貝勒大人的時候,他正靠在橋上看風景。從遠處看,他像壹個仙女,他無動於衷。從此,貝勒大人的笑容占據了明輝的心。
清朝實行母親依靠孩子的原則。八阿哥的出身和其他哥們比起來,太不壹樣了。明慧的父親非常反對這樁婚事,但明慧壹意孤行,不顧壹切地要和梅結婚。此時,明慧並不知道,她只是被梅算計了。
梅表面上同意了這門親事,實際上是想利用明輝叔叔和哥哥的權利為自己做事。雖然明惠是事後才知道的,但自從和梅結婚後,她就沒有後悔過。
明慧結婚前是北京有名的有脾氣有手腕的姑娘。婚後,她壹個人撐起了整個皇宮,把家裏打理得井井有條,讓梅可以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五月心思縝密,為人穩重,所以明輝會克制自己的脾氣,不敢對五月做什麽。她收起了婚前的優雅,安心做五八背後的女人,但她想贏得民心。
但是梅轉身嫁給了蘭若。即使蘭若心裏沒有他,他也毫不猶豫地愛著他。明慧無法容忍蘭若,但由於梅對蘭若的愛,她只能私下進行壹次小小的旅行來報復蘭若。雖然明慧在愛情面前會很刁鉆,但她是唯壹值得梅的人。
當梅受到八仙的表揚時,她從不得意忘形。梅被皇帝訓斥了壹頓,但還是不卑不亢。當新年到來時,梅不想被看作壹個笑話。她謊稱身體不舒服,躲在家裏。她本可以待在家裏,卻獨自站在法庭上,為5月8日而戰。過年了,皇帝寫給別人的對聯都是問候,只有巴福晉在專心自省。她面帶微笑,舉止周到,舉止優雅,讓所有想看梅笑話的人啞口無言。
若曦看到明慧的屈辱,印象非常深刻,忍不住對明慧說:妳剛才的所作所為讓我佩服。面對各種目光,妳能如此大方得體,真的很難得。
明輝笑了:現在輸不起還怕什麽?我現在能為貝勒大人做的就是維護他的尊嚴。我只是想讓大家知道,我們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也沒有人可以踩我們。其實妳也可以,如果他存在妳心裏。
明輝可以買得起王的門面。她比梅靈活,也更有責任心。蘭若生前最擔心的是死後要背負五月天福晉的稱號,入土為安無法與心愛的青山相聚。為了讓妹妹安心,若兮央求梅和蘭若離婚。梅猶豫了。梅與妻子離婚,需要皇帝點頭。這個時候雍正正在想辦法找梅的麻煩。如果蘭若擅自離婚,雍正不會被抓嗎?
關鍵時刻,明輝突然出現,親自為五八磨墨,讓五八解脫。她告訴梅,如果雍正想找他麻煩,他做什麽都是錯的。既然結局已經註定,他又何必在乎犯更多的錯誤呢?
若兮深受感動,主動提出要感謝明慧。明慧不想和若兮有任何瓜葛,故意說:妳不用謝我。我是為了自己。我這壹輩子都在和妳姐姐打架,妳姐姐卻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真是天大的笑話。我壹生都在和想象中的人戰鬥。我不想和她在地下打架。她要走了,我很高興為她送行。
明慧說她這麽做是為了自己,但她嘴硬心軟。如果她真的是為了自己,這是她報復蘭若的最好時機。只要她不同意梅離婚,蘭若肯定會不安。但是作為壹個女人,她同情蘭若的經歷。所以我寧願被雍正懲罰,也要讓蘭若安心離開。
我很佩服明輝。她做好事不留名,不想欠別人人情,也不想讓別人以她為恥。可惜敢愛敢恨又是大家閨秀的格格始終沒有進入五月的心裏。
明慧壹直很納悶,為什麽她為五月做了那麽多犧牲,還是得不到五月的重視。如果蘭只是若無其事的笑,她能讓梅想念自己的心,忘記嗎?這就是生活嗎?其實明玉姐姐的話道出了她不被重視的真相。
明玉是明慧的親妹妹。她和若兮和好的時候說:姐姐從小就很聰明,什麽都不想做。當年故宮的明輝格格也不是虛名。雖然妳姐姐是個傑出的馬術運動員,但妳沒見過我的。和我姐比起來,妳姐只是個花炮,多了點精致,少了點實用,但女人還是多了點精致。
《盛世婚戀》裏有壹句話:壹個女人太強,不值得珍惜,甚至不值得同情。她為什麽不知道?她不肯示弱,不敢期待,而是因為不想失望,怕受傷。
為了五月,明慧洗手做湯,克制了自己所有的光彩,失去了自己。她知道梅喜歡若希,為了讓他開心,她向蘭若求婚,讓若希進門。沒有女人願意和別的女人分享自己的老公,明慧也是。但作為五月的狄福金,只要五月開心,她願意付出壹切。她不是沒有痛苦,但這種痛苦比失去梅更能忍受。
像她這樣的女人無論在哪裏都是最合適的家庭主婦。但正是因為她有能力,不懂得示弱,May才認為她什麽都可以做,什麽都可以面對。後來明惠心疼雍正,壹直以五月為目標,跑到宮裏諷刺若兮的話,導致若兮流產。雍正命令梅與明慧離婚。
梅以為明慧沒有他也能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卻不知道自己的內心早已千瘡百孔,經不起任何傷害。離婚後,她在家裏放了壹把火,把自己點著了。
這時,梅哭著感慨地說:她活著的時候,只有她壹個人沒日沒夜地守在長沙發旁;當所有人都拋棄的時候,只有她釋然;我爭論的時候她全力支持我,我拋棄她的時候她也贊同我。身邊有珍珠,我還在到處找。世界上有誰比我更蠢?我想盡辦法得到她,卻從未珍惜過她。我只看到她表面的心機,卻不懂她內心的溫柔。
是的,如果明慧不愛梅,她為什麽要和蘭若為了壹場不必要的愛情而吃醋呢?她怎麽會因為梅對蘭若好而焦慮難過到吃不下飯呢?如果她不是真的愛梅,怎麽會舍得和梅壹起坐牢,陪他受罪?
梅錯過了明輝,這是他壹生中最大的損失。沒有什麽比失去最愛妳的人更痛苦的了。沒有明輝,誰會可憐他,和他同甘共苦,願意為他付出,做他堅強的後盾?
當梅看到蘭若時,蘭若只有15歲。她是草原上壹個颯爽英姿、恣意妄為的姑娘,她被五月吸引是因為偶然跟隨阿瑪爾回京報道工作。那壹天,天氣出奇的好。蘭若騎著馬走在壹個上坡上。她非常擅長騎馬,她的笑聲像銀鈴壹樣傳遍了整個森林。她如此高興,人們忍不住笑了。
梅試圖了解蘭若,乞求皇帝將蘭若嫁給他,但他意外地從他的母親那裏得知,皇帝準備將蘭若給他作為祝福。梅非常激動,他找遍了許多地方,才找到了那只珍貴的帶有鳳凰血的玉鐲。他希望她幸福,快樂,但是在他們結婚的那天晚上,他揭開面紗,卻發現蘭若在哭泣。
梅註意到不對勁,派人去調查原因。可惜去調查的人被蘭若的父親發現了。他把青山變成了前鋒,在戰場上殺了他。蘭若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已經懷孕了。她很悲傷,不僅生病了,還失去了孩子。從此,她天天念經,對五月越來越冷漠。
梅曾經跟其他兄弟說過,男女之間的愛情只是錦上添花,並不長久。他從小就習慣了這個世界的冷漠,為了大計劃而刻意的活著。無論是十哥,九哥,十四哥,還是他和明慧的婚姻,都是他壹步步算計好的。
但蘭若不是。他真的很喜歡這個女孩。他的生活充滿了太多的痛苦,而蘭若的笑聲讓他感到快樂和放松。他每天都在算計,神經緊繃。蘭若的出現就像壹劑良藥,讓他可以休息壹會兒。
俗話說得好,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容易得到的往往不珍惜,得不到的更不舍得,得到了就不珍惜。
以梅作為人,如果蘭若婚後還像以前壹樣活潑快樂,時間久了,梅就不會覺得她與眾不同,反而會關註壹個和蘭若性格截然不同的女人。正是蘭若婚前和婚後的兩張面孔使梅對自己產生了懷疑。他就是人人都稱贊的八仙·金。多少女人想嫁給他,但蘭若卻苦於嫁給他。他無法接受這個現實。
明慧是朱砂痣,因為太容易得到,所以不懂得珍惜。蘭若就像白月光。越是得不到,越是放不下。他希望蘭若能重獲昔日的幸福。為了得到蘭若的愛,不管蘭若對他有多冷漠,他都會派人照顧好蘭若的日常生活。
對於不能撒嬌的女人,傭人也會欺負別人。然而,在王那裏,沒有人敢針對,即使是狄福晉,也只能用言語奚落她。
梅喜歡蘭若,所以當他發現若西和蘭若長得很像時,他很高興。他牽著若兮的手,看著她無憂無慮地踢毽子,仿佛看到了過去的蘭若。他希望若兮能代替蘭若,圓他和蘭若不能相愛的遺憾。
他給了蘭若手鐲和鞭子。雖然他壹直跟若兮說,但壹開始他發現若兮和蘭若有三分相似,於是就照顧她。後來發現若兮和蘭若的性格完全不同,尤其是若兮說我掌握自己的命運,讓他認同了若兮。
但若曦心裏清楚,梅對蘭若的投入已經成為壹種習慣,就好像他看到若兮不會騎馬,眼裏就會流露出失望。他和若兮在壹起了,但他們只是想彌補愛蘭若的苦惱。
蘭若從始至終都沒有愛過梅。她認為是梅調查了青山,導致青山死亡。這種仇恨使她無法平靜地面對梅。五月八日從不辯解,直到若幹年後,才說出自己的心裏話。當時他只想知道為什麽蘭若嫁給他會不開心,從沒想過傷害青山。他沒有殺博仁,博仁卻因他而死,他很難受。
他覺得有些事情不需要解釋。如果蘭若恨他,讓自己好受些,他願意承受這種不公。誰知因為他不解釋,蘭若誤會了,兩個人都很痛苦。
後來,梅對王位無望,臥病在床。蘭若說:我曾經因為愛而無法擺脫恨。如果日出說,既然我放下了,就不會有痛苦。以前很討厭妳,現在才知道,壹直讓我不開心的人是我自己。
蘭若壹生愛青山,即使死了,心裏也只有他壹個人。對蘭若來說,她過著痛苦而快樂的生活。幸福是因為她和青山真的相愛,活著的時候經歷了愛情的甜蜜。可惜因為擔心青山的死,她把自己困在了仇恨中,壹生都活在悲傷中。
如果梅能早點說實話,也許這段婚姻就不壹樣了,也許這就是他們的宿命。世界上有很多遺憾。愛而不問是世界上最常見的遺憾。梅和蘭若因為生不逢時,註定是皇帝均勢的犧牲品。
May喜歡若曦,若曦對May有意思。若兮是穿越過去的人,腦子裏是現代人提倡的平等和壹夫壹妻制的思想。在和梅在壹起之前,她也想過喜歡姐姐蘭若的丈夫。這不是很糟糕嗎?但是當我想到我不是蘭若的妹妹時,我覺得不那麽內疚了。
若兮入宮做官時,經常給梅寫信,互相訴說自己的想法。梅給了她壹個鳳凰血的玉鐲,她壹直戴在手上。梅覺得若兮已經是他的女人了。於是他告訴明慧,他喜歡若兮,只有若兮和他在壹起,他才能幸福。
為了讓梅開心,明慧只能忍著嫉妒把這件事告訴了蘭若。只有蘭若不反對,主動跟若兮提起這件事,若兮才能安心結婚。蘭若不愛梅,但她了解梅。他忠於他人,也會善待若兮。既然梅對若兮有意思,她願意促成這樁婚事。
誰知蘭若把這件事告訴了若兮,但若兮堅決反對。原著寫道:我無法問心無愧地面對蘭若,我也不想置身於幾個女人之中。我不想為May吃醋,也不想因為沒有強大的家庭背景而對狄福金明慧客氣,叫她姐姐。我要的是兩個人壹輩子的愛情,容不得別人。
看著若兮如此理直氣壯的拒絕,我只覺得可笑。既然她想要只屬於自己的愛情,就不應該知道梅有老婆孩子還和他在壹起,以為梅只在她身邊。她的所作所為對明慧、蘭若和王宏都不公平。
看到若兮和梅相戀多年,甚至私下在草原上定居生活,回到北京後又拒絕和梅結婚,我終於明白了梅得不到若兮真心的原因。因為若兮要的不僅僅是權力和財富,還有只愛她壹個人,讓心愛的人願意為她而死,放下壹切的偉大。
她嫁給梅的前提條件是要求梅放棄爭奪王位。梅半輩子都在謀劃權力。這件事已經融入了他的生活。他怎麽能放手呢?若曦想到她勸梅放下皇位,是太愛梅了,不想看到他以後死在監獄裏。我認為若兮的愛是自私的。真正愛壹個人,就是要像明輝壹樣明白他的想法,即使前方有萬丈深淵,他也願意陪著。
若曦不同於蘭若和明慧。她們這輩子只愛過壹個男人,而若曦不壹樣。她愛過很多人,要求太多的愛。她和五四在壹起。五四登基後,若兮在宮中沒有名分,但宮中人都知道她屬於五四。
無論是出於禮貌還是教養,她都應該向女王表示敬意,但她從來沒有給過女王好臉色,也從來沒有正眼看過過年的公主。她心情不好,皇帝讓皇後安慰她。當她看到女王時,她從來沒有笑過。若曦很自覺,她故意試探五四,說要做皇後,讓他遠離念妃。
梅拒絕了,若兮嘆了口氣:妳還是不夠愛我。
看到她如此失落,我真的覺得很可笑。皇後和年妃在她之前就知道五四了,而且很有名。為什麽他們要禁欲,就因為日出喜歡五四就讓五四圍著她轉?是她為五月付出的比皇後還多,還是她為雍正生兒育女,有年羹堯這樣的哥哥為皇帝分憂解難?
她什麽都沒有,卻什麽都想要。只是癡人說夢。本來她可以死在宮裏,但是以後她和梅都受不了梅對皇後和年妃的好,就搬出了宮,成了梅的身邊福晉。她心裏知道這段婚姻是名義上的,但她從來沒有考慮過,5月14日已經有了老婆孩子。
若曦的到來打亂了他們的生活。如果朝霞願意跟他們解釋,她心裏只有皇帝,或者她快死了,只想找個安靜的地方。但是她什麽都不解釋。十四阿哥喜歡她,整天去她的房間。哪個女人不會心疼?
看完了如履薄冰的原著,我越來越討厭若兮,我也明白了梅為什麽會輸給梅。因為若曦和梅是壹類人,在感情上太恩愛了。他們不珍惜輕易得到的,失去了才後悔。
也許,這就是他們不尊重自己的感情,想在愛情中獨善其身,卻失去壹切的報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