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調整夏季養生節奏

調整夏季養生節奏

調整夏季養生節奏

隨著氣溫迅速升高,夏天悄然而至。在這個萬物生長,陽光明媚的季節,我們應該註意什麽?專家表示,人們的保健方法應該隨著自然季節的變化而相應調整。漫長的夏季過後,氣候會逐漸炎熱幹燥。因此,在保健中要從飲食、起居、情誌等多方面註意養津液、養心安神。此外,在防暑降溫的同時,也要註意不要喝太多的涼性飲料,以免損傷陽氣而致病。

壹、飲食:滋補營養衛生

夏季陽強陰弱,也就是說,夏季由於氣候炎熱幹燥,出汗較多,新陳代謝增強。如果不註意飲食起居,很容易導致“上火”等不適。因此,石家莊市中醫院副院長趙玉斌建議,長夏飲食,應以滋補健脾為原則(註意祛暑入胃後祛濕),飲食清淡易消化,少食油膩辛辣,對於體弱的老人或小孩尤其要註意;並吃壹些苦性涼的食物,如綠豆、西瓜、苦瓜、黃瓜、西紅柿、鴨、鵝、鯽魚、瘦豬肉等。,可以起到壹定的清熱作用。由於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對營養素的需求也相應增加,因此應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蛋白質每日攝入量應為100 ~ 120g,其中壹半以上應為魚、瘦肉、雞、蛋、奶、豆制品等優質蛋白質。

另外,高溫很容易導致細菌的滋生,所以夏天要特別註意飲食衛生。生吃的水果和蔬菜壹定要洗凈,充分加熱後再吃熟食或剩菜,以免因食物變質引起腹瀉、腸炎等胃腸道疾病。

二、日常生活:午睡補覺

中醫認為,夏季是壹個陽光充足的季節,體現在晝長夜短。因此,人們可以適應這種季節規律,適當晚睡早起,但要保證充足的睡眠。趙院長建議,如果晚上睡眠不足,可以在中午午休的時候小睡壹會,補充睡眠,恢復精力,下午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午睡時間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定,十分鐘到壹個小時不等。

三、防暑:滋補身體,不貪涼。

天氣熱的時候,人體新陳代謝旺盛,出汗也會多壹些。出汗過多,會消耗體液,流失大量水分、礦物質和維生素,從而增加能量消耗,降低人體的耐力和抵抗力。所以,夏天尤其是大量出汗後,不僅要及時補水,還要註意補充礦物質和維生素。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可以達到生津止渴,補充微量元素的效果。

此外,趙院長還提醒,雖然出汗對津液有害,但夏天不出汗是不可能的。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商場或工作場所普遍安裝了空調。很多人貪圖涼快,天熱的時候經常“鉆”進空調房,或者吃冷飲和食物。趙院長說,雖然避免了出汗和出汗後的不適,但也給健康埋下了隱患。因為出汗是身體對季節變化的正常反應,正常出汗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如果完全不想出汗,必然會影響這種正常的代謝過程。代謝廢物排不出去,停滯就會成為致病因素。所以,除了必要的防暑之外,夏天適當出汗也有利於身體健康。

四、情誌:養心安神

中醫理論認為,夏季對應五臟中的心,心主神明,即心理。因此,夏季要註意養心安神,盡量保持心態平和,適當表達和發泄情緒,避免急躁和興奮導致內生心火。這樣既能“自然靜下來”,又能避免因興奮、焦慮而導致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如何讓自己的心靈得到休息?除了提高自己的修養,還可以通過適度的體育鍛煉,如慢跑、散步和遊泳,保持心態平靜和陽放松。或者多出去玩,在自然環境中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