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那邊有養老公寓,那麽多老人我還是小心點好!”
處處為別人著想,搞高尚。
我第壹次見到他是在衛健委組織的中醫絕技與器械交流會上。因為在輔導壹個智能中醫項目,所以我代表項目方作為分享嘉賓展示我們的四診聯合參與項目。
作為分享嘉賓,他還介紹了自己對中醫的入門,正骨舒筋的手法。現場排隊體驗的人很多,我是最後壹個因為時間原因沒做的。
體驗過他手法的朋友都贊不絕口,說他手法溫和,手能治病。
我開始做壹個跨界手遊的時候,坐久了腰椎生病了,坐了壹會後背就不舒服,困擾了我很多年。
和他微信溝通後,他說下次去北京參觀我們公司,會在交流會上補上他的心願。
那是2019年底,我記得大概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壹個月。他來到我在望京的公司,在公司休息室的日式榻榻米上給我正骨按摩。
手法很溫柔,很有技巧。做完之後感覺整個人舒展開來,輕松了很多。只需要30分鐘就能看到。
我還沒說完。他說妳走幾步然後坐下是什麽感覺?我站起來,走了幾步,坐到椅子上。
太神奇了!不壹樣!腰椎和背部不再緊張。坐了壹個小時,不覺得酸痛,背也直不起來。困擾我好幾年的腰部問題被他在30分鐘內解決了!
坐下來聊天,得知他19歲參軍,從蘭州軍區師院衛生員到軍醫,從事西醫骨科和中醫骨科幾十年。
退伍後自己開了診所,做了近十年個體。我從事中西醫近四十年。其間他也做了很多改造。
談及為何從醫學走向保健康復,他講了自己行醫四十多年的酸甜苦辣。
1.對醫療的貢獻與回報不成正比。
學工作壹輩子,醫學上是學不完的,妳可能壹輩子都掌握不了。
要想精通,就得投入大量精力終身學習,不斷實踐總結,但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
2.醫生把醫學放在次要地位。現在很多西藥都漲價了,原來兩三元的藥漲到了幾十塊。除了漲價,中藥也很難正宗,療效大打折扣。
病人抱怨醫藥費貴,賺了他的錢。其實醫生很難分清苦與患,醫生是被藥拖垮的。
個體行醫風險大。現在醫療執業環境在變,醫患糾紛很多。行醫時間長了,走在河邊怎麽能不濕鞋?
醫療爭吵或糾紛可能會讓妳名譽掃地,損失金錢。個人從醫風險太大。
4.社會上很多打假專家對掛羊頭賣狗肉知之甚少,要擦亮眼睛,小心為上。
5,老年人正骨按摩的風險更大,因為老年人大多是骨質疏松,壹不小心就會出問題。執行此服務時要小心!從企業風險的角度,不建議開展此類服務。
6.經歷了從部隊醫院到地方幹診所的三次轉型,現在感覺越來越輕松了。
從西醫骨科到中西醫結合,從醫療到正骨保健,從正骨保健到女性產後修復。
現在專註這方面,收益不錯,風險小,見效快。家庭願意為產後女性花錢,女性願意為美麗和健康投資。
現在做起來非常容易。我自己也關了診所,通過口口相傳,生意壹直做得很輕松。
7.在過去的30年裏,我研究過技法,也在全國各地拜訪過很多業內專家向他們取經,並從中學習,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技法。
在個人保健方面,通過中醫的指導,冥想練習,只要每天睡三四個小時,精力充沛,飲食上想吃什麽就吃什麽,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