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動作的要領
下蹲姿勢:正確的姿勢應該是從動作開始到結束,從頭部到腰部的軀幹要壹直保持伸直,臀部向後撅起。
起始姿勢:全身放松,兩腿分開,略寬於肩(或肩寬),自然站立;腳趾的方向基本上是壹個倒置的圖形,以腳的第二個腳趾的方向為準;下蹲時,膝蓋的方向應該在第二個腳趾的延長線上,這樣更自然不費力。
結束姿勢:屈膝至大腿與地面平行(視體力而定,老年人或初學者可先采取半蹲或1/4蹲);完全下蹲時停頓段最能鍛煉肌肉。
站立時的姿勢:站立時的重點是感覺整個腳掌向下壓在地面上,直立起來。
下蹲速度:1次。下蹲的速度(時間)大致在5秒(視體力而定,舒適性較好)。說到蹲姿,最好是刻意放慢速度。
呼吸方法:壹邊蹲著,壹邊吸氣;站起來呼氣。
練習次數:註意自己能做的,循序漸進,1天做30次以上;身體虛弱的人開始少做,有體力的人可以多做。
多久做壹次深蹲:如果妳想保持健康或燃燒脂肪,妳應該每天鍛煉。
鍛煉時間和強度
根據自身情況,每次鍛煉5 ~ 15分鐘,壹般每天1次或每天2 ~ 3次。
從運動時間來說,悠閑地蹲5分鐘,相當於走1小時,跪20分鐘,是壹種省時的有氧運動。
至於運動量,妳自己把握。每次活動後會有壹點哮喘,脈搏在1分鐘以內,全身感覺很舒服。如果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會讓妳全身感到疲勞,不利於健康。
最有效的深蹲是全蹲,慢慢的,每天3到5分鐘;如果壹開始做不到全蹲,那就從半蹲甚至1/4蹲開始循序漸進。只要妳堅持下去,妳就會成功。
提示:
◇如果您在運動開始時感到肌肉疼痛,請不要放棄。這是因為運動使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質在肌肉中堆積,引起肌肉疼痛;繼續做幾個輕微的深蹲,當酸性疲勞物質排出體外後,身體就會得到放松。
第壹次練深蹲,次數控制在10 ~ 20次以內,壹般不會引起肌肉疼痛。
對於體質較弱的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老年人做深蹲時,要用手扶著床頭、其他扶手或門框,慢慢地、穩穩地做。下蹲速度應該不會很快。最好壹次做10個深蹲,壹天不要超過5次。
負重深蹲練習的好處
1,提高全身力量最有效的動作
人們稱深蹲為“力量訓練之王”,很簡單。深蹲使用最大的肌肉群。如果再考慮配角,幾乎所有的骨骼肌都參與了發力。科學家用同樣的重量測量了許多運動所做的功。深蹲可以使用比硬拉更多的重量,也比臥推多得多。所以深蹲對全身力量增長的作用遠遠高於其他動作。
2.增加全身肌肉最有效的動作
深蹲是兩個關節的復合動作,人體在深蹲過程中分泌的生長激素最多,所以重深蹲不僅能促進腿部肌肉的生長,還能促進全身肌肉的生長。另外,相對於其他運動,做更多功的深蹲,不僅能改善肌肉圍度,還能增加肌肉密度,也就是讓肌肉感覺更有力量。
3.提高爆發力最有效的動作
爆發力是在最短的時間內爆發出盡可能多的力量的能力。爆發力訓練的重點是重量大、發力快、盡可能多的肌肉協同和良好的神經調節能力。重蹲滿足以上四個條件,尤其是最後壹點,讓很多練習者在深蹲訓練中感覺特別累,但正是這種感覺鍛煉了良好的神經調節能力。深蹲是爆發力訓練的首選。
4.提高彈跳力最有效的動作
訓練彈跳力的方法有很多。在某個階段完全不用力量練習彈跳也是可行的。但是要達到很強的彈跳力,必須練好深蹲。深蹲全方位鍛煉股四頭肌、股二頭肌、臀部和小腿的力量,比單純的彈跳練習效率更高,是田徑、籃球、排球等專業運動員的必備練習。
5.增強心肺功能的有效措施
壹般來說,無氧訓練對心肺功能影響不大。但是深蹲被認為是壹種強化心臟的動作。練習深蹲時出現氣短、氣喘甚至頭暈,並不是壹件壞事。隨著運動的逐漸進行,心肺功能也會加強。當然,改善心肺主要靠有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