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花藥離體培養哪壹部分發育成完整植株?

花藥離體培養哪壹部分發育成完整植株?

1培養基的組成和培養條件

誘導培養基:ms+6-ba 1mg/l+NAA 0.1mg/l;增殖培養基:ms+6-ba 1mg/l+NAA 0.1mg/l;生根培養基:1/2 ms+IBA 0.2 mg/L

培養基處理:MS培養基含3%蔗糖,0.7%瓊脂,pH5.8。培養條件:溫度(25±65438±0)℃,日光照65438±04h,光照強度2000Lx。

外植體的選擇和滅菌

在組織培養中,我們通常選擇莖尖、芽、嫩梢、莖段等有活力的分生組織作為外植體,但要根據不同植株的特點來判斷具體的部位。因為幼苗的幼嫩莖尖和葉片容易采摘和後處理,愈傷組織容易形成,所以我們在選擇組培材料時,選擇幼苗葉片進行組培。

以健壯、無病蟲害的幼苗的葉片或嫩芽為材料。材料切割後,用自來水沖洗1 ~ 2小時,然後用飽和洗滌液浸泡5-10分鐘,用無菌水沖洗10-15分鐘,去除表面殘留物,然後在無菌狀態下用70%酒精浸泡20s,用無菌水沖洗1次,再用0。最後,用無菌水沖洗外植體4-5次,每次65,438±0-2min,用吸水紙吸幹外植體表面的水分,將葉片切成5mm×5mm大小,接種在誘導培養基上,無菌條件下培養。培養溫度為24℃±2℃,光照強度為1500lx,每天光照約10小時。

3.幼苗的初級培養

人們已經知道,只有在最適宜的條件下,培養的幼苗葉片才能發育得更好,發芽得更快。我知道,在培養基的最佳組成和濃度下,幼苗葉片更容易形成愈傷組織,誘導出芽;無論培養基濃度高低,都會影響幼苗愈傷組織和芽的發育,嚴重時甚至導致外植體死亡。

因此,根據實際情況,我們將經過消毒的葉片或腋芽接種在0.7%瓊脂固化的MS培養基上,補充NAA0.1 mg/L、BA0.1 mg/L、葡萄糖或蔗糖3%,並調整3%,pH值至5.8。在25 ~ 30℃,光照強度1500 ~ 4000 LX,日光照14小時的培養室中培養。接種在誘導培養基上的外植體在大約3周內開始萌發。1個月後,葉片或腋芽外植體膨大,進而形成大量愈傷組織和芽,每個外植體平均可產生30 ~ 40個不定芽。

4.幼苗的繼代培養

初代培養會產生大量的無根苗,要經常觀察幼苗的生長情況。當植株滿瓶時,我們需要從中下部切掉初代培養中分化出的幼苗,選擇生長良好的莖尖組織進行後續培養。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從試管中提取培養出愛情草的幼苗,用鑷子除去老化的葉子和莖。將選擇健壯幼苗葉再次切下,置於繼代培養基中,並放回組織培養室進行進壹步培養。我們選擇25天為壹個周期,這樣反復繼代培養幾次就可以得到大量的幼苗。

我們總是觀察到,當誘導2-3cm無菌芽生長時,將較大的叢生芽從原代培養的愈傷組織上切下,轉移到繼代培養基中,或將較小的叢生芽直接轉移到繼代培養基中。以MS基本培養基+1 ppm 6-BA為繼代培養基,繼代培養叢生芽。當芽長大後,轉移到附加NAA0.1 mg/L和BA0.1 mg/L的MS培養基上,芽可進壹步生長成苗。這樣經過1個月的繼代培養,叢生芽以20 ~ 30倍的速度生長,半年後可獲得大量優質的組培苗。

幼苗生根培養

因為在繼代培養過程中,幼苗愈傷組織只能分化出不定芽和側芽,而不能誘導根的分化,根的形成必須在生根培養基上誘導。因此,我們應該隨時觀察幼苗的生長情況。當繼代培養的幼苗長出3-5片小葉時,應從幼苗基部切下無根苗,註意不要損傷幼苗,將幼苗轉移到無菌操作臺上的生根培養基中。

在壹定條件下,組培苗可直接移栽到基質中,20天左右即可長出根來。但為了獲得大而健壯的組培苗,可將無根組培苗移栽到添加0.1ppmNAA的1/2 ms培養基中,兩周後基部長出小根時。這樣的幼苗比前者長得更好,長得更快。

6組培苗移栽前的煉苗和準備

當試管苗高2 ~ 3厘米,葉片3 ~ 5片,根系發達時,應轉入馴化室,並封閉瓶口進行煉苗。在此期間,可以適當增強溫室內的溫度和光照。封閉7天後要打開瓶蓋適應外界環境,開瓶煉苗。幼苗用開煉時,不允許壹下子就開。幼苗用開放法煉苗時,第壹天要開三分之壹,兩天後二分之壹逐漸適應外界濕度。然後第六天開瓶,開瓶煉苗的時間比閉瓶的時間長。在適當降低空氣濕度的條件下,在20℃左右培養1 ~ 2周。移栽前兩天打開瓶蓋,加少許水使瓊脂軟化,然後取出試管苗,洗掉試管苗基部的瓊脂,避免滋生雜菌,引起根腐病。

移植的試管苗喜歡肥沃疏松的基質。選擇的基質配方為泥炭、蘑菇泥、木糠比例為2:1:1,可適當添加珍珠巖。移栽前,將基質在高壓滅菌器中滅菌65438±05分鐘,選擇壹個長、寬、高為48×30×5cm的種植盤,將基質鋪在其中,澆水,放置壹段時間,即可在其中種植組培苗。

7.煉苗後移栽

移栽苗的溫度應保持在18℃ ~ 25℃,相對氣溫在80%左右。移栽苗成活率可達90%以上。移栽初期不需要給幼苗施肥,每3-5天噴壹次水。移栽20天後,幼苗開始快速生長,此時每周澆壹次營養液。當幼苗長到擠在栽盤中,就可以栽到盆裏了,基質還是選的。為了更好地固定根系,在基質中摻入壹定比例的河沙。所選花盆的直徑為6厘米。當幼苗長大,根部長滿花盆時,更換直徑為10cm的花盆,更有利於幼苗的生長和早期開花。

8摘要

苗木是世界上流行的室內盆栽花卉。通常采用種子和帶葉柄的葉片進行繁殖,不僅導致性狀分離、幼苗退化、繁殖系數低,而且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培育出大量整齊壹致的幼苗。種苗的組織培養方便經濟,短時間內即可獲得成功的試管苗。本研究探討了利用組織培養技術快速繁殖種苗的可行方案,為擴大種苗繁殖和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優良組培苗提供了科學依據。種苗組織培養技術有無限的發展機會。合理利用不僅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還可以推動我國花卉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我們探索的培養條件為今後組培苗的工業化生產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