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誰知道海拔對人健康的影響?

誰知道海拔對人健康的影響?

據研究,海拔3000米以下壹般無癥狀,3000米是反應的臨界高度。氣候特征(氣壓、溫度、太陽輻射等。)與低平原上的不同。遊客必須做出壹系列調整以適應這個新環境。海拔3000-5000米之間可產生壹系列缺氧癥狀,但大多無生命危險;海拔5000米是障礙物的臨界高度”;海拔5000-7000米,身體無法得到充分補償;海拔7000米是危險的臨界高度;海拔7000米以上的身體是無法補償的,是高山死亡地帶。然而,也有例外。有些人在海拔2000-3000米不能完全適應,出現不同程度的高原缺氧反應。登山運動員仍然可以攀登7000米以上負重的山峰。

初抵高海拔地區急性高原反應的防治。

科學家稱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因為當海拔高度達到這個高度時,其氣候特征(如低氧壓、缺氧、高輻射和高冷等。)和平原的明顯不壹樣。人來到這樣的環境,必須經歷壹系列的調整,才能適應。所以,剛進入高原的人,即使是生活在高原的人,從平原回到高原也要從多方面防範急性高原反應的發生。

首先,患有以下疾病的人不應進入高原

如果沒去過高原,進高原前壹定要嚴格體檢。如果發現自己的心、肺、腦、肝、腎有明顯病變,或者有嚴重貧血、高血壓的患者,請不要盲目進入高原。如果只是壹般疾病,壹定要提前做好必要的預防措施,比如隨身攜帶氧氣。

二、到達高原後,註意事項

剛到高原,每個人都會不同程度地感到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缺氧癥狀。但這並不意味著妳不能適應高原。如果能正確保護自己,上述癥狀壹般在5-7天後可以改善或消失。

人們常常提倡吸氧來緩解不適。當然,吸氧可以暫時緩解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但停止吸氧後,癥狀又會重新出現。這樣就耽誤了適應高原的時間。我們主張,如果上述癥狀不嚴重,尤其是休息時,最好不要吸氧。這樣可以讓妳很快適應高原環境。

剛進入高原,不要暴飲暴食,以免增加消化器官的負擔,使其很好地適應這種環境。最好不要喝酒或抽煙。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物質。

但也必須註意,如果進入高原後,特別是休息時,上述癥狀越來越嚴重,應立即吸氧,並去醫院治療。防止“急性高原肺水腫”造成的不良後果。

初到高原,不宜快走,更不要跑步或做體力活。經過壹周的休息,可以逐漸增加壹定的勞動量。這是從平原回到高原,休息壹周後再去上班的理論依據。

初到高原,要預防受涼引起的感冒。感冒是急性高原肺水腫的主要原因之壹。

紅糖可以防止高山反應

前蘇聯塔吉克高山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紅糖對預防高山反應有極好的效果。進入3600米以上地區的人,每天服用30克紅糖,基本可以避免高山病,而不服用紅糖或精制白糖的人,高山病發病率更高。研究人員認為,紅糖中可能有更多的活性物質,增強了人體抵抗高山病的能力。

高原代謝與水的關系

初到高原,經常能聽到這樣的忠告:多喝高原水。這有道理嗎?所以,我們先從濕度對人體的影響說起。

濕度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據科學家統計,高度達到2000米時,絕對濕度比海平面降低壹半;到達4000米高度時,只有海平面絕對濕度的四分之壹不到;到了6500米的高度,只有十分之壹。

壹般來說,低濕度比高濕度對身體更有利。因為低濕度的環境有利於人體溫度的分布。而且如果濕度大,也就是空氣中有大量的水蒸氣,會阻礙人體體溫的散發,也會給人壹種沈悶的感覺,還不如更幹燥的空氣。人體體溫散熱最有利的相對濕度為30%-60%。海拔2400米的相對濕度約為2O %;3200m高度的相對濕度約為15%;400米高度的相對濕度為10%。

被困在高原空氣過於幹燥,容易導致人口幹舌燥,鼻孔和口腔黏膜幹燥,嘴唇幹裂。從這個角度來說,高原多喝水是有好處的。多喝水可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使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雜質很容易隨尿道排出體外。

此外,由於高原對太陽光的強烈輻射和反射,特別是由於人的呼吸加強,不斷從肺部呼出水分,使水分的流失比平原多。這也是妳在高原應該多喝水的壹個原因。

過量飲水對身體有害。

但是,如果妳喝太多的水,會增加妳心臟的負擔,甚至會使人大量出汗,導致失敗。這對身體不好。

其實即使在缺水的情況下,身體也能很好的補償。在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下,腎血流量可減少。腎臟過濾率降低,因此從尿液中排出的水減少。同時可以增加血漿的滲漏率,以補充組織液的不足。當然,身體的這些反應必須在身體保溫的情況下才有效。冷的話就盡量增加。

高原雖然容易造成人體水分負平衡,但也不全是有害的。全身水分減少,可降低腦脊液壓力,減少高原腦水腫的機會。這樣,對於初入高原或從高原進入更高海拔的人來說,輕微的水分負平衡利大於弊,不會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待了幾天,在良好的生活條件下,短時間內就恢復了水分的正常平衡。

喝水的正確方法

在高原上,不能沒水喝,也不能喝多了。那麽,怎樣喝水對身體好呢?

正確的喝水方式應該是:早餐後,喝茶水,直到完全滿足為止;工作後2-3小時,可以啜飲200-300毫升水,每口都要含在口中幾秒鐘再吞咽;無論是工作還是運動的時候,只有長時間休息才能喝夠水。如果妳出汗很多,妳應該在水中加入2克鹽。長期在高原工作生活要多喝水。

初入高原如何曬太陽

如何在高原曬太陽是很有講究的,尤其是從內地來高原的同誌。

陽光對人體的作用很多,可以降低血壓、血糖、膽固醇,促進人體細胞的吸氧能力和新陳代謝,放松肌肉促進血液循環,增進健康。但太陽中的紫外線會傷害人的皮膚,削弱皮膚的抵抗力,使皮膚有彈性,老化。更有甚者,如果紫外線穿透表皮,會破壞皮膚細胞的遺傳結構,使人患上皮膚癌。據統計,過度暴露在紫外線下的人患皮膚癌的比例相當高。

海拔每升高300米,紫外線的強度就會增加5%。人的皮膚有天然的抵抗紫外線的能力。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表皮角質細胞會迅速增生,皮膚變厚變硬,阻擋紫外線。這種黑色素可以吸收大部分紫外線。如果暴露在太多的陽光下,失去力量的皮膚會脫落,長出新的具有防禦能力的皮膚。

皮膚對紫外線的抵抗力逐漸增強。在內地長期從事室內工作的同誌,皮膚適應陽光需要壹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壹般來說,日出日落前後。太陽在地平線附近是斜的,陽光被厚厚的大氣層阻擋,紫外線輻射大大減弱。此時,逐漸將皮膚暴露在陽光下,可以逐漸增加對紫外線的抵抗力。

在野外工作時,可以準備遮陽用品。值得壹提的是,紫外線雖然是肉眼看不見的,但也可以像光壹樣被反射和散射,所以在沒有陽光直射的室內也可以發出紫外線,盛夏也要用深色窗簾遮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