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天壹宮名人館的朋友和會員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天壹宮健康課堂。
秋季經過立秋、初夏、白露、秋分、寒露、初霜六個節氣,立秋後天氣由熱轉冷,進入“陽消陰”的過渡階段。人體的生理活動為了適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在秋季壹定要註意維護體內的陰氣,日常生活、飲食、精神、運動等各個方面都離不開“養收”的原則。
秋季養生的壹般規律
已是秋天,藍天如洗,金風送爽,萬物成熟,是收獲的季節。立秋在夏季,秋陽肆虐,氣溫高,有時多雨潮濕,天氣特點是濕熱兼而有之,故稱“秋老虎”。“白露”過後,雨水越來越少,天氣幹燥,晝熱夜涼,氣候忽冷忽熱。壹不小心就會感冒,很多舊病容易復發,這就是所謂的“多事之秋”。因為人體的生理活動適應了自然環境的變化,體內的陰陽兩氣也隨之變化。所以在調整精神、情緒、飲食起居、運動指導等方面都要註意“和”字。
秋天是進補的季節。秋天,天氣轉涼,人的味覺會增強,食欲會被大大刺激,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熱量攝入會大大增加。再加上氣候宜人,人們睡眠充足,出汗減少。此外,為了迎接寒冬的到來,身體會主動儲存防寒脂肪,所以身體吸收的熱量要多於排出的熱量。秋天,人壹不小心就會發胖,這對肥胖者來說是個威脅。所以,秋天是補不回來的。
秋季氣候幹燥,秋燥常使人的皮膚和口腔開裂、收縮較多,口幹咽燥。也可以看出脫發增多,大便容易幹。此時要註意室內保持壹定的溫度和濕度,多吃水果,多喝水。秋季氣溫多變,即使在同壹地區,也會出現“壹日四季,十裏不同天”的情況。所以要多準備壹些秋裝,比如外套、春秋衫、毛衣、薄毛衣等,以便適當增減。秋季氣候逐漸轉幹,日照減少,氣溫逐漸下降,尤其是深秋,草葉雕零,花木雕零,壹些人往往會感到悲傷、抑郁、煩躁等情緒變化,所以有“秋風秋雨愁人”之說。此時,人們應保持心態平和,減緩秋季冷空氣對人體的影響。收斂,適應秋天寬容的空氣。
秋季是運動的好季節,但此時由於人體正處於收斂內養階段,運動也要符合這個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損失陽氣;運動要選擇輕松溫和,運動量小的項目。
總之,到了秋季,自然界的陽氣趨於收斂和閉合,日常的生活作息也要相應調整。古有“秋三月,早臥早起,雞鳴樂”之說,早臥順應收藏陰精,養“閉”氣。早起適應陽氣的松弛,使肺氣得到舒展。
1.註意衣著,防止感冒。
秋天和夏天不壹樣,早上的溫度已經開始有點低了。運動的時候壹般出汗比較多。如果妳不註意,妳有感冒的危險。所以,不要壹起床就穿輕薄的衣服去戶外,要給身體壹個適應的時間。尤其是老年人,早上醒來後不要馬上起床,因為老年人椎間盤松弛,突然從臥位換成站姿可能會造成背部扭傷。有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起床時更要小心。他們可以在床上舒展身體,伸展關節,休息壹會兒就可以下床了。
2.及時補水,防止秋燥。
秋天,氣候越來越幹燥,氣溫下降很多。容易在人體內積聚壹些熱量,引起咽幹、氣短、嘴唇幹裂、鼻出血、大便幹燥等癥狀。另外,運動中流失的水分會加重身體對缺水的反應。因此,運動後壹定要多喝白開水,多吃梨、蘋果、牛奶、芝麻、新鮮蔬菜等軟性食物,或者平時多喝冰糖梨水、冬瓜湯等食物,以維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預防咽喉痛。
3.做好預防緊張的準備。
對於任何壹種運動來說,熱身活動都是必須的,因為人的肌肉和韌帶在秋季氣溫較低的情況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粘度增加,關節活動的範圍縮小,韌帶的伸展性降低。如果運動前熱身活動做得不充分,會造成關節韌帶勞損、肌肉拉傷,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運動也就成了壹種損傷。
循序漸進,不要太激進
有些人認為體育鍛煉是練好的必由之路,抵觸情緒很強。其實不然。運動和吃飯睡覺壹樣,都是適度的。中醫理論認為,秋季是壹個人體精氣內斂、滋養的階段,所以運動也要符合這個原則,運動量要從小到大循序漸進。運動的時候感覺身體有點熱,有點出汗,運動後感覺很放松很舒服。這就是效果好的標準。相反,如果妳在運動後非常疲勞,休息後仍然感到身體不適,頭痛、頭暈、胸悶、心悸、食量減少,那麽妳可能是運動過量了。
5.采取保護措施防止受傷
因為在秋季氣溫開始下降的環境中,人體肌肉和韌帶容易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降低關節的生理活動,容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和關節的運動損傷。所以每次鍛煉也要註意鍛煉的方法。除了做好充分的準備,還要註意運動的幅度和強度,不要強迫自己做壹些高難度的動作。中老年人的鍛煉要“留有余地”。秋冬季節心肌梗死的發病率會明顯增加,而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在秋冬之交往往會比夏季升高,因此容易造成冠脈循環的障礙。所以,運動前最好早上喝壹杯白開水,稀釋血液。
6.早上鍛煉,不要空腹。
有些人習慣早上起來先去鍛煉,練完再吃早飯,對身體不好。因為身體在運動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量,經過壹夜的消化代謝,前壹天晚上吃的食物已經被消化了,體內基本沒有可供消耗的能量了。如果在肚子裏運動,很容易出現低血糖。所以起床後運動前應該喝點糖水或者吃點水果,讓身體獲得壹些啟動能量,會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7.吃飽喝足不適合運動。
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很少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晚上睡得很晚,早上有很多工作。很多人早上沒時間運動,所以有些人把運動時間定在晚飯後,但是晚飯後馬上運動,即使是散步,也是不健康的。這是因為飯後消化系統的血液循環大大增加,而身體其他部位的血液循環會相對減少。如果馬上開始運動,消化的過程會受阻,胃腸道很容易生病。所以飯後30分鐘運動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