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芹菜葉、玉米須、辣椒籽都是寶貝,巧妙利用蔬菜的“邊角料”養生。

芹菜葉、玉米須、辣椒籽都是寶貝,巧妙利用蔬菜的“邊角料”養生。

做菜的時候,妳有沒有覺得菜皮、菜籽這些“垃圾”不僅不能吃,而且處理起來很煩?然而,營養專家指出,許多人們認為是“垃圾”的蔬菜“下腳料”不僅可以食用,而且具有良好的營養和保健作用。

有須的蔬菜不多,其中玉米須是大家最熟悉的。對於大部分年輕人來說,吃玉米的時候,都會丟掉“不能吃”的玉米須。其實他們不知道這也是壹個寶藏。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劉佳醫生介紹,在中醫裏,玉米須又叫“龍須草”,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玉米須味甘,性平,入肝經、腎經、膀胱經。具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清熱的功效。可用於急慢性腎炎、水腫、急性膽囊炎、膽結石、高血壓患者的日常飲食中。”事實上,在用水煮玉米或煮玉米湯時,玉米須也被放了進去,煮出來的湯有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的作用,特別適合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人群。夏季飲用還有祛濕、利濕、消腫的作用。

在營養學領域,玉米須也很有價值。劉佳說,玉米須富含脂肪油、膠質類物質、皂甙、生物堿、谷甾醇等成分,具有降血壓、利尿、降血糖的作用。中醫所說的利膽也體現在營養上,就是能促進膽汁排泄,從而降低粘度,減少膽色素含量。

食物處方

薏苡仁玉米須粥

材料:薏苡仁50克,大米50克,鮮玉米須15克,白茅根15克。先將白茅根和玉米須煮沸,20分鐘後去渣,加入薏米和大米煮成粥食用。具有清熱利濕、利水消腫功效。

石斛玉米須茶

材料:石斛10g,蘆根15g,玉米須20g,開水沖服。具有滋陰清熱、利濕功效。

玉米須煮雞蛋

材料:玉米須100克,雞蛋兩個。具有平肝清熱、利濕除濕功效。

也許妳會疑惑,菜葉什麽時候變成“垃圾”了?其實很多人在吃蔬菜的時候,往往會用味道口感好的部分。比如他們吃蘿蔔的時候很少吃蘿蔔葉,吃生菜的時候就吃它的肥莖。我們經常丟棄的樹葉,其實都是寶貝?

蘿蔔葉——超市裏看到的蘿蔔大多已經去頭了,很少見到蘿蔔的葉子。其實,蘿蔔葉和蘿蔔幹有開胃、止瀉、止痢的功效。除了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蘿蔔葉還富含胡蘿蔔素。

芹菜葉——妳吃不吃芹菜?飲食習慣不同的家庭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如果妳從來不吃芹菜葉,現在就試著在飲食菜單中加入葉子,因為芹菜葉的營養價值遠高於芹菜莖。劉佳介紹,研究表明,各種營養素(如鈣、鎂、維生素C等)的含量。)比芹菜莖中的含量高,還含有芹菜莖中沒有的維生素E。另外,芹菜葉和芹菜莖壹樣有降壓作用。

萵筍葉——萵筍莖很好吃,往往讓人忽略了其醜陋的萵筍葉。但是,萵筍葉的營養價值也不容忽視。萵筍葉中的β-胡蘿蔔素是莖中的9.7倍,而且含有大量的鈣。如果棄之可惜。

做菜的時候會削茄子、西紅柿、黃瓜之類的果蔬嗎?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而且無論從食品加工的方便性和營養價值來說,其實還是不削皮的好。

對於水果蔬菜來說,其實最有價值的東西都在皮裏面。比如茄子皮中含有大量的營養成分,如花青素、果膠、類黃酮等;黃瓜皮含有苦樂參半等。"許多植物營養素的合成是在能直接‘接觸’陽光的部位——皮膚."劉佳說,不僅是蔬菜皮,水果皮也很有營養。

現代人不願意吃皮的原因更多的是擔心農藥殘留。專家說,蔬菜中會有壹些農藥殘留,只要仔細清洗;其次,加熱也有利於烹飪過程中有機磷農藥的分解。值得壹提的是,長時間浸泡對清洗農藥殘留幫助不大。建議用流水洗菜,然後短時間浸泡。

辣椒和瓜壹起煮之前有壹道麻煩的工序,就是去籽。如果這些“小東西”不小心混進菜裏,不僅影響口感,還容易影響口感。但這些我們無法回避的小事,卻有其獨特的價值。劉佳介紹,作為果蔬的“種子”,其種子營養價值豐富。比如辣椒的果肉和種子,維生素C含量非常豐富,甚至高於辣椒的肉部分。最可貴的是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對我們的心腦血管健康大有裨益。

廣東人吃辣的能力有限,所以在用辣椒炒菜時,為了降低辣味的檔次,往往會去掉辣椒籽。但是妳知道嗎,辣椒的芳香烴來自種子,遇到高溫就很香。現在流行的湘菜、川菜等菜品,其辣椒原料中從來都不是沒有辣椒籽的。

另壹類是瓜子,比如冬瓜籽、南瓜子。我們用冬瓜做飯、煲湯的時候,都是把冬瓜籽去掉。“研究發現,冬瓜籽中含有皂甙、脂肪、瓜氨酸、不飽和脂肪酸、油酸等成分,能有效降低血液中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劉佳建議,即使不壹鍋燉,也可以保留這些有益成分。比如把它們曬幹炒熟當瓜子吃是個不錯的選擇。

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