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私房藥膳:
(1)甘麥雙棗飲
材料:炙甘草6克,小麥15克,大棗6枚,酸棗仁10克。
做法:用800毫升水,依次加入小麥、炒甘草、大棗、酸棗仁,大火燒開,小火煎至500毫升即可泡茶。
功效:炙甘草能健脾益氣,養心安神;大棗補中焦,養血安神;小麥養心安神;酸棗仁補肝寧心,斂汗生津。四味結合,起到益氣養血,安神寧心的保健作用。龐合教授說,甘麥雙棗飲是由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的甘麥大棗湯、酸棗仁演變而來。對於焦慮抑郁、失眠、疲勞、自汗、腫瘤手術、放化療等有很好的補助效果。
註意:舌苔厚膩的人不宜飲用。
(2)百合紅棗糯米粥
材料:百合50克,大棗25克,糯米75克。
做法:糯米、大棗洗凈,根據個人對稀稠粥的不同需求,加入適量的水,粥熟後加入百合。這樣外觀顏色好,不影響口感。
功效:潤肺止咳,益胃生津。
點評:對天津秋季口幹、皮膚幹燥有幫助。同時對緩解煩躁、止幹咳有預防作用。
(3)口骨愈湯
材料:空腔骨500克,山茱萸20克,山藥50克,枸杞12克,調料適量,水根據個人口味適量。
做法:1。首先將山茱萸、枸杞裝入紗布袋中,紮緊藥袋口;2.空腔骨洗凈,先用開水焯壹下,再用溫水洗凈備用;3.將空腔骨放入砂鍋中,加入藥袋、八角、姜、蔥、胡椒等。(根據個人口味)將水加熱至腔骨,大火燒開,小火燉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補脾、補肝腎、生津潤燥。
點評:山茱萸能滋補肝腎,收斂澀腸,生津止渴;山藥補肺、脾、腎;枸杞滋陰補腎,明目。
餐館也推廣健康菜肴。
記者註意到,壹些餐廳也推出了秋季養生菜。全聚德美食宮近日邀請北京醫院營養科專家講解秋季減肥菜肴的營養價值。專家建議,秋季飲食要註意多喝水,多吃溫潤的食物,如竹筍、芝麻、核桃、糯米、蜂蜜、梨等。全聚德王宓餐廳推出了南部山藥、推紗望月、烤烏江魚等秋季健康菜肴。南丫島山藥的原料是山藥,用澱粉包裹,在五六成熱的油鍋裏炸。因為油溫不高,炸出來的山藥不是金黃色的,而是白嫩的。營養專家評價,山藥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的人進補前食用。推紗望月的原料有鵪鶉蛋、竹筒蛋等,烹飪方法為水煮。鵪鶉蛋被譽為“動物中的人參”,竹蓀可以保護肝臟,減少腹部脂肪的堆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