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影片設定了富家子弟突然失憶流落街頭,資本碾壓草根,富二代發現自我價值來自真實勞動,最終依靠真情逆襲等。這些橋非常常規。
而且整部電影壹直在刻意提醒觀眾,處處明確寫著“這裏要搞笑了”“這裏要煽情了”,每個橋段的剪輯和過渡都有些生硬。
但影片中密集的笑點,以及從平淡的“搓澡”中走出來的動作片的感覺,足以激發情緒和視覺沖擊,是壹部合格的賀歲喜劇。
01編劇符合預期。
《浴友》的編劇結構是典型的三幕結構,開頭、中間、結尾交代清楚,符合觀眾的期待。
影片壹開始,劇情就交代了喬杉飾演的小澡堂老板周東海遇到的困境,即大財團想要統壹購買鎮上的浴室。
與此同時,影片中的另壹個男人肖翔也有自己的煩惱。他這個唯利是圖的表哥只有生意沒有感情,準備暗中陷害蕭家的吉祥物。
三幕結構的開頭有四個功能:
1.呈現故事世界,告訴讀者故事的場景設定、時間和相關背景;
2.奠定故事的調性,讓讀者有依據;
3.說服讀者繼續讀中間的段落,讀者為什麽要關心妳的故事,繼續讀下去;
4.介紹對手的長相,誰和什麽該阻止主角;
將這四個功能映射到《浴友》上,觀眾就能很快得到故事發展的方向。最後屌絲壹定會反擊,反派表哥的劇情壹定會被挫敗。
觀眾很好奇編劇會以怎樣的中間故事把主角帶到這個大團圓的結局。
故事中間還有壹個核心,就是沖突。
中間故事,男主角和反派要正面交鋒,互贏。中段的主要作用是加深人物關系,為最後的決戰做鋪墊。
《浴友》中間壹段其實分兩條線索。壹個是瀟湘和周東海在對抗即將收購澡堂的資本勢力。在這條線索中,肖翔和周東海有壹個勝利,那就是他們把澡堂改造成了《網絡名人》中的幸福橋。
這壹幕可以算是整部電影的壹個小高潮。
與此同時,這壹行反派也取得了勝利,那就是小鎮負責收買間諜,故意曝光網上名人澡堂,導致瀟湘和周東海兄弟的努力付之東流。
巴斯哥們的中段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加深兩人之間的兄弟情誼,這也是整部電影的前提。
看完中間部分,觀眾自然期待故事如何結束,期待主角贏,反派失敗,期待主角如何打敗反派。
編劇對結局的處理也符合預期,直接設計了壹場洗澡大賽。中間那段經歷了考驗和試煉的主角,需要壹個轉機來結束這段虛構的旅程。
觀眾對故事的期待很簡單,無非是希望通過故事看到改變。三幕結構的故事將被設計成“遇到困難,面對困難,克服困難”的奧利模式。
因為這種模式最符合觀眾對克服困難的期待。
02型符合預期。
喜劇是壹個非常古老的故事類型。
早在戲劇理論的鼻祖亞裏士多德所寫的《詩學》中,就有對喜劇特征的判斷:“喜劇傾向於表現比今天更壞的人。”
在這個判斷下,後來引申出喜劇的核心是悲劇等等。
比如我們討論卓別林和周星馳的喜劇,會發現他們的作品之所以幽默,是因為主角的設定壹開始就會很慘,也就是所謂的“比今天更慘的人”。
所以《浴友》以躲在小鎮開澡堂還債的周東海和被誣陷失憶的富二代為主角,也符合觀眾對喜劇的期待。
這裏所謂的超越,是指人面對各種社會焦慮和恐懼,要用笑聲超越這些矛盾,在精神上自我安慰。
在電影院笑可能解決不了什麽實際問題,但至少可以讓自己放松兩個小時。
這樣,賀歲喜劇的目的就達到了。
03視聽符合預期
在看《浴友》的過程中,最大的驚喜來自於導演對“洗澡”的挖掘。
在我的印象中,上壹部以澡堂為核心場景的電影是張楊導演的《洗澡》,但那次洗澡是典型的北京市民文化講親情、講時代的場景,而《浴友》更多的是挖掘洗澡文化本身,以動作戲為形式提升影片的觀賞性,尤其是影片結尾肖湘與外國洗澡師傅的戰鬥,讓人想到了中國小師傅與美食。
浴友在搓澡、按摩等看似平淡的行為中加入動作設計和快節奏的武打片剪輯,並邀請朱時茂認真地講了很多按摩養生知識,讓人耳目壹新。
在影片的工作人員名單中,發現巴斯巴迪的動作導演是劉明哲先生。他憑借《刺客聶隱娘》的動作導演獲得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提名,並參演了《葉問》、《萬萬沒想到》、《可恥的鐵拳》等電影的動作導演,所以片中的動作場面看起來還是很酷的。?
此外,電影中還不時響起壹些提升氣氛的歌曲。雖然有時候會突兀的出現,但是歌曲本身是可以被點燃的。
總的來說,《浴友》是壹部能讓妳開懷大笑的酷片,彭昱暢和喬杉的反差也很大。最後,洗澡大賽有壹種“搓浴版”和“中國小主人”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