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醫理論,二十四節氣中的每壹個節氣都有不同的養生側重點。65438+10月8日的日期是寒露,是冷熱交替季節的開始。這期間要註意什麽,有選擇的吃什麽食物來保養自己?
“寒露”季節以來,雨水越來越少,天氣幹燥,晝熱夜涼。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南方氣候這個節氣最大的特點就是“燥”當季,燥最容易傷肺胃。在此期間,人的汗液蒸發很快,因此經常出現皮膚幹燥、皺紋增多、口幹咽燥、幹咳少痰,甚至脫發、便秘等現象。所以養生的重點是滋陰防燥,潤肺益胃。同時要避免因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而導致精氣和津液的散失。
在飲食上也要少吃辛辣、辛辣、燥、熏、烤等食物,應多吃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參等具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同時,室內要保持壹定的濕度,註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柿子、葡萄幹等水果。此外,還應註意塗抹護膚霜,保護皮膚,防止皸裂。
這個節氣最容易誘發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的疾病。此時的氣候實際上是夏秋炎熱和秋季涼爽幹燥的交替,最容易患季節性感冒發燒。這些季節性常見病要充分防範和警惕。
寒露節氣養生湯應以潤肺生津、健脾益胃為主,如棕櫚瓜燉豬(月+展)、胡蘿蔔無花果生魚、太子參麥冬雪梨燉肉、白菜大棗燉羊肺、糯米燉豬、小米燉牛、椰子枸杞燉雞鮑魚湯等。宜用槐花潤腸通便,清腸解毒。
寒露飲食習俗
寒露季節,應多吃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軟性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棗、山藥等,增加體質;少吃辛辣之品,如辣椒、姜、蔥、蒜等,因為過食辛辣食物會傷身體的陰精。如果能煮壹百個棗和蓮子,也是很好的養生方法。銀杏粥經常喝它們,經常吃壹些山藥和馬蹄。
寒露飲食保健應以五味均衡飲食為主,根據個人具體情況,多吃甘、淡、潤的食物,既能補脾胃,又能潤肺潤腸,防治咽幹口燥。水果有梨、柿子、菱角、香蕉等。蔬菜有胡蘿蔔、冬瓜、蓮藕、銀耳和豆類、菌類、海帶和紫菜。早餐要吃溫熱的食物,最好喝熱的藥粥,因為粳米和糯米都有很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如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粥、玉竹粥等。
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應多吃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食物。秋天自古就是金秋,五行中肺屬金,所以肺氣對應金秋氣。“金秋時節,燥也。”這個時候,邪氣的燥動就容易侵入人體,消耗肺的陰精。如果調養不當,人體會出現咽幹、鼻幹、皮膚幹燥等壹系列秋燥癥狀。因此,深秋飲食宜滋陰潤燥(肺)。古人雲:“秋燥,宜食麻以潤燥。”
現在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
每到寒露,老南京都會買螃蟹來蒸。俗話說“西風吹,蟹腳癢”,螃蟹的味道壹涼就會“正”。“九月臍球,十月尖”,目前母蟹卵飽滿,黃膏豐富,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農歷十月後,輪到公蟹吃得最好。但過敏、胃寒、孕婦、高血脂人群不宜食用蟹黃。另外,現在正是柿子成熟的季節,需要註意的是螃蟹不要和柿子壹起吃,以免胃結石。
寒露前後是茶樹生長的絕佳時期。每年寒露前三天、後四天采集的茶葉稱為“正秋茶”,正秋茶是秋茶中的極品。寒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也不像夏茶那樣幹澀苦澀,卻有壹種獨特的甘甜醇香,特別受老茶客的喜愛。
如果說上個月的“白露”是從熱到涼的過渡,“寒露”就是從涼到冷的過渡。“寒露”過後,天氣逐漸降溫,有“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腳”的諺語。白露之後,不要赤膊上陣。寒露過後,涼鞋和魚嘴鞋就不要再穿了。俗話說“難得吃壹次寒露。”
寒露柿子紅,空腹吃柿子最不利。
民間有句諺語,“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紅皮。”柿子營養價值高,富含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維生素和糖分含量比普通水果高1 ~ 2倍左右,壹般壹天最好不要超過壹個。柿子有清熱燥濕、潤肺化痰、軟堅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的作用。柿子富含果膠,是壹種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很好的潤腸通便作用,對糾正便秘、維持腸道菌群正常生長有很好的作用。它還可以緩解幹咳、喉嚨痛和高血壓。因此,柿子是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動脈硬化、內外痔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新鮮柿子含碘量也很高。
因為柿子含有較多的鞣酸和果膠,空腹時在胃酸的作用下會形成大小不壹的腫塊。如果這些腫塊不能通過幽門到達小腸,就會滯留在胃裏,形成胃柿石。小肚子柿子結石剛開始像杏核,但是會越積越多。如果胃柿石不能自然排出,會引起消化道梗阻,上腹部劇烈疼痛,嘔吐,甚至嘔血。
寒露腳不露
寒露過後,天氣由冷轉冷,入夜後更冷。俗話說“寒露不露腳。”這是告誡人們要註意天氣變化,特別是要註意保暖,及時更換衣服,防止寒邪的入侵。腳離心臟最遠,供血較少。因為腳的脂肪層比較薄,所以特別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專家提醒,腳冷特別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呼吸道對冷空氣的刺激極其敏感。突然降溫會降低呼吸器官的抵抗力,致病因素就會乘虛而入。可引起外感咳嗽,可引起氣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寒露過後,不僅要穿上保暖的衣服和鞋襪,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洗腳的習慣。用熱水泡腳不僅可以預防呼吸道傳染病,還可以減少下肢疼痛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