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1
唐寅(1470 ~ 1523),字伯虎,字,別號“江南第壹風流書生”,祖籍蘇州。明代著名的畫家和作家。繪畫與沈、、齊名,史稱“明四家”,居江南四才子之首。
2.祝枝山
朱雲明(1460-1527)原名希哲,本名山治。因為他的右手有六個手指,所以他被稱為“智勝”,他也指山治的老柴禾和山民。漢族,常州(今江蘇蘇州)人。他的家世、詩文書法能力,尤其是《野草》為世人所稱道,有“唐伯虎的畫就是祝枝山的話”之說。
祝枝山的《六體詩賦卷》、《杜甫草書》、《古詩十九首》、《唐代草書》、《草書與韓娟》等都是傳世佳作。
3.文徵明
(1470 ~ 1559)初名壁,字明,後字鐘,止雲,謚號衡山居士,號文衡山。常州(今蘇州)人。吳派創始人之壹。與沈周、唐伯虎、仇英並稱“明四家”。54歲的時候,54歲的時候,龔升試著做官,他被授予國子監待詔,所以他把它叫做待詔。
4.徐禎卿(周文斌)
徐禎卿(1479-1511年)被稱為長谷和郭昶。常熟梅李鎮人,後遷居吳縣(今蘇州)。明代作家。以“江左家家,霧月揚州花木”的絕句而聞名。徐禎卿天生聰明,但不太文科。16歲寫《錢新集》,名揚吳中。
徐禎卿在詩歌領域占有特殊的地位,有許多詩作,號稱“熊文”。後來,他與明代作家李夢陽、何敬明交好,悔悟少行,主張復古。他們與、何敬明、邊貢、康海、王、並稱為“前七子”。
擴展數據
吳中四才子,即江南四才子。是指明代生活在江蘇蘇州的四位才華橫溢、自由奔放的文化人。壹般指唐寅(唐伯虎)、朱允明(祝枝山)、文徵明和徐禎卿。
明代成化、鄭德年間,徐禎卿等四人並稱為“吳中四才子”。《明史》(卷286):“徐禎卿與朱允明、唐寅、文徵明齊名,並稱吳中四才。”徐、朱、唐、文等在模仿前七子、復古之風盛行時表現活躍。當時他們能夠自立門戶,把性情表現為詩歌的第壹意義,實在難能可貴。
雖然徐禎卿名列前七位,但他的詩歌是優秀的,他的詩學有許多獨到之處。評論家認為李夢陽和何荊明沒有可比性。唐寅、朱允明、文徵明不僅擅長詩歌,而且擅長書畫,以多才多藝著稱。
百度百科-吳中四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