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接觸到更多的自媒體人,漸漸明白需要投入才有源源不斷的輸出,於是開始讀書。當我在讀書的過程中遇到感受和想法,我會寫文章分享。看了很多書,發現壹個問題。各種書難免有對立和矛盾,我的文章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壹個月前贊同壹些觀點,壹個月後反對。不知道為什麽,感覺腦子裏有兩套操作系統,都有支持自己觀點的理由。
後來接觸到“知識體系”這個概念,才知道以前看的書只是在接受知識,不是消化,而是像電腦壹樣儲存在大腦裏,並沒有形成體系。
那麽到底什麽是“知識體系”呢?
我百度了壹下,沒有找到確切的說法。我的理解是,要在頭腦中構建壹個知識框架,類似思維導圖的樹形結構,最細的分類就是壹個個的概念。而當我們讀壹本書的時候,我們要找到這本書裏的知識在這個知識體系中的位置。當妳讀到與妳原有認知有沖突的東西時,要與妳原有的認知進行比較,或接受,或拒絕,或補充。我們的閱讀過程就是不斷提高頭腦中概念的認知水平,以接近最本真的狀態。
我不怎麽看書。昨天在整理書架的時候,有了建立知識體系的想法,於是開始在腦子裏對知識進行分類。發現腦子裏儲存的概念太少,認知太淺。所以,我先試著降低層次,做壹個類似圖書分類的框架結構:
心靈雞湯:佛教代表人物六祖壇經
傳統文化代表:《弟子規》和《四子論學》。
雞湯(心理調節)代表重建生活。
雞湯(勵誌)
育兒:獲取《魏博士》欄目家庭教育書。
著名讀物《艾米麗》
健身類:器械鍛煉
早上慢跑
遊泳
保健:中醫保健
現代健康書籍
教育教學:提高成績學“魏書生”的教學方法
班主任工作
外國教學書籍
投資類別:價值投資
順勢療法
人際交往:友誼《人性的弱點》
同事之間的關系
家庭關系,愛的七種語言,誘惑的藝術
家庭關系
媒體寫作:靈感和材料的收集
閱讀和寫作方法
自媒體變現
增長方法:李笑來專欄
關於增長方法論的書籍
不斷收集元認知註意的心理表征等概念。
對於我的分類來說,我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增加我看的書的數量。每讀壹本書,我都要提煉幾個概念。當概念增加到壹定程度,我就可以形成壹個概念性的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