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1。熬夜後,由於睡眠不足,腦細胞得不到足夠的休息,所以會出現頭暈、註意力不集中,甚至會出現頭痛,長期下去會導致記憶力下降。
危害二。經常熬夜的人首先會導致疲勞、無精打采,進而導致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出現感冒、腸胃病、過敏等神經系統疾病。
危害3。長期熬夜還會導致失眠、易怒、健忘、焦慮、緊張等亞健康癥狀。
危害4。165438+晚上0點-淩晨3點是美容的最佳時間,也是肝膽充分休息的時間。如果這兩個重要器官得不到足夠的休息,就可以表現在皮膚上,人就會出現皮膚粗糙、長痘、黑斑、粉刺等現象。
危害5。長期熬夜對女性的危害包括肥胖、皮膚損傷、免疫力下降、內分泌失調,可能導致各種婦科疾病;對男性的危害包括頭痛和皮膚損傷。最嚴重的是可以影響精子的質量、數量和存活率,對以後男性的正常生育能力有壹定的影響。
晚上可以吃飯嗎?
科學規範的養生理念,不建議吃得太晚。
夜間進食障礙有兩種,壹種是人在夢遊或半睡半醒時進食。他們通常不會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麽,所以當他們醒來時,他們可能會發現床上堆滿了糖果包裝紙,但他們不記得吃過糖果。
另壹種常見的進食障礙是夜食綜合征,患者主要在午夜進食。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的壹篇研究文章,截至下午6點,患有夜食綜合癥的人消耗了他們每天攝入熱量的三分之壹,而正常飲食的人消耗了幾乎四分之三。然而,從晚上8點到早上6點,有夜食綜合癥的人會消耗掉他們每天攝入熱量的56%,而正常進食的人只消耗15%。幾乎每100人中就有1到2人患有夜食綜合癥。
20世紀50年代,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精神病學家艾伯特·j·斯圖卡德博士首次描述了這種疾病。研究人員最近發現,夜間進食綜合癥與體重增加有關。9%-14%的肥胖者和27%的重度肥胖者有夜食綜合征。夜食綜合癥也會影響人的心理健康。在賓夕法尼亞州和明尼蘇達州的精神病診所進行的壹項研究中,12%的患者患有夜食綜合征。研究還發現,晚上吃飯比其他問題更容易上癮。
另壹項研究表明,夜食綜合癥患者更容易患各種抑郁癥。壹般來說,每天早上抑郁比較明顯,但是晚上吃飯的人晚上更容易抑郁。目前尚不清楚是什麽原因導致夜食綜合征,也不清楚為什麽會導致抑郁和成癮。壹種理論認為,夜間進食綜合癥會幹擾調節睡眠、食欲和情緒的荷爾蒙。因為深夜吃的食物多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零食,這樣的零食吃起來會讓人感覺很舒服。根據這個理論,夜食綜合征是壹種自我治療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