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內外側或軀幹前後的壹些穴位命名為“相對穴”,如內關與外關、陰陵泉與陽陵泉、懸鐘與三陰交穴等。“相對穴”是指陰陽二經兩側各壹穴,有助於掌握經絡的循行,在確定穴位時知道壹穴二穴,在壹側針刺壹穴(對刺法)或壹穴二穴(透刺法),操作方便,療效好。它集“經、穴、術、用”於壹體,應用於教學,避免了針灸與治療的脫節。
針灸;教育/教學方法;相對點;穴位
在針灸教學中,對於學習針灸的人來說是壹個普遍的問題。如何解決這壹問題,找到壹種簡單易行的學習記憶方法,課題組經過多年探討,總結出“相對要點”,並應用於教學和臨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其在針灸教學中的應用綜述如下。
1“相對點”的定義和名稱
“相對穴”[1]指四肢內外或軀幹前後相對位置的壹些穴位,如內關與外關、曲池與少海、陰陵泉與陽陵泉、懸鐘與三陰交、昆侖與太溪。其中壹個點位於陰經,另壹個點位於陽經。上肢和部分下肢相對,軀幹和部分下肢相對。
“相對”壹詞古今皆有,用於描述穴位的位置。“相對穴”古今皆用,故有深厚的理論基礎[2];“相對穴”的基礎理論是經絡學說和陰陽學說[2]。“相對穴”與陰陽相反,所以用“相對穴”調節陰陽可以“陰陽並治,氣血同調”[2];“從陰到陽,從陽到陰”[2,3]。
相對點名稱見表1,有35對* * *。表1 35對“相對點”(略)
35對“相對腧穴”不可能包含所有腧穴,而是最常用的腧穴。其特點是:壹陰壹陽,壹側壹穴,兩穴(陰陽或表裏)相對。所以知道壹個點可以幫助妳了解兩個點,而針灸可以壹針(對刺法)或者壹針兩個點(透刺法)在壹側。使得取穴方便,易於操作,易於記憶和掌握,同時應用方便,療效好。
2相對點的特點和作用
2.1有助於掌握經絡循行。自然界的壹切都有自己的規律,科學的作用就是發現和揭示這些規律。人體經絡的循環雖然復雜,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4]。壹般來說,十二經脈行走方向的規律是“陰升陽降”,即雙手舉起,所有陰經向上,所有陽經向下。十二經脈的壹般分布規律是手的經脈(手三陰,手三陽)沿上肢運行。足三陽經從頭到腳分布,陽明在前,太陽在後,少陽在外。足三陰經沿下肢內側表面循行。
以手六經為例,從上肢腕部內前緣經後緣至外側,依次為太陰(手太陰肺經)、厥陰心包經、少(手少陰心經);太陰(手太陽小腸經)、少陽(手少陽三焦經)、陽(手陽明大腸經),表裏二經相對:肺與大腸經在表裏,則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均沿上肢內外側前緣運行;心包和三焦在表裏,手厥陰心包經和手少陽三焦經在上肢內外側中間;心臟和小腸由表及裏,手少陰的心經和手太陽的小腸經都循行於上肢的內外後緣。
經絡學說是“相對點”存在的基礎,相對點是陰陽或陰陽由外向內相反,點在對應的經絡線上,所以可以用相對點來聯想經絡的路線;妳也可以用經線來聯系相對的“點”。
2.2在穴位兩側各定位壹個穴位,知道“相對穴位”是壹對兩個穴位,壹個在陰經,壹個在陽經,壹個在陰經,壹個在陽經,陰陽相對。那麽,如果妳掌握了其中壹個相對的穴位,就可以把它和這個穴位對面的另壹個穴位聯系起來,就可以知道這個穴位的位置和它的經絡了。
2.3“對面穴”宜用於壹側壹針(對面刺)或壹針兩點(透刺)的針刺,對面穴可單獨使用,也可成對使用。成對選擇,可以壹邊壹針,同時取兩個相對的穴位,壹針在陰經穴上,壹針在陽經穴上,稱為“對針”;或壹針兩穴,壹針深刺對面穴,同時作用於對面穴,壹針兩穴,兩穴皆得氣,即“透刺”。
2.4操作方便,療效好“相對穴”陰陽或陰陽由表及裏相對,設穴可知壹物二物;針刺時,壹側壹針(對針)或壹側兩點(透針)定位操作簡單方便,陰陽配合。在調節陰陽方面,“陰陽並舉,氣血調和;由陰入陽,由陽入陰”,起到互補作用[5],取穴少,療效好。
3在針灸教學中的應用
3.1學習穴位以“相對穴位”為基礎,包含了臨床最常用的穴位。在教學過程中,在介紹穴位理論之前,在講解經絡循行規律之後,指出經絡線上“相對點”的“點”,哪些點是“相對的”,它們的名稱和位置。學生有了這樣的概念,再介紹穴位各種學說的內容。在講解屬於“相對穴位”的穴位時,讓學生聯想與其“相對”的穴位、定位和經絡。在介紹完每壹理論的全部內容後,讓學生聯系經絡線總結相對點及其作用、主治和特點,比較“相對”兩個點的特點和作用。對比可以使它們的特點和功能更加清晰突出,便於不同的使用。
3.2“相對腧穴”通過“相對腧穴”的“點”與壹條經絡上的腧穴相連,同壹條經絡上的腧穴有* * *共性,就是“* * *”,也有差異,就是“個性”。知道他們* * *是什麽,性格是什麽。這樣,在掌握了“相對點”的基礎上,拓展學習比死記單點要方便得多。“相對點”的點是“點”,從點和線(經絡線上的穴位)到線和面(其他經絡上的穴位較多),所以掌握“相對點”可以起到從經絡穴位的學習中引玉的作用。
3.3以療效激發興趣在針灸的教學過程中,壹直存在著穴位、針灸之間的教學脫節的問題。如何避免這種情況,是很多針灸老師討論的問題,尤其是穴位和針灸。先說穴位,不知道針灸用在哪裏?在我們學習腧穴的各種理論時或之後,可以將腧穴的學習與比較結合起來,將相對腧穴的功能特點與疾病結合起來,有選擇地介紹如何應用我們所學的關於相對腧穴的知識來進壹步加深印象,鼓勵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應用“相對腧穴”。學生在學習治療學或治療部分之前已經做了壹些練習,尤其是在取得成果之後。同時也避免了腧穴、針灸、治療學教學的脫節。
4摘要
“相對腧穴”是壹陰壹陽,陰陽兩經各壹穴,既便於掌握經絡的循行,又使腧穴的位置為人所知。針刺壹側壹針(對針)或壹針兩穴(透針);操作方便,療效好。它將“經絡、穴位、操作、應用”緊密聯系起來,避免了穴位、針灸、治療之間教學的脫節。提出“相對點”只是膚淺的嘗試,希望同人多多指正。
參考
楊誌鑫。相關穴位及其臨床應用,1 [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1。
[2],宋·成俊。“相對腧穴”理論探析[J].中醫雜誌,2007,48 (3): 200。
[3]楊誌鑫。“陰引陽,陽引陰”的理論與臨床應用[J].中國針灸,2003,23 (10): 613。
[4]楊誌鑫。經絡教學體會[J]。承德醫學院學報,2003,20 (1): 82。
楊誌鑫。相對穴1 ~ 14的臨床應用[J].中國臨床醫師,2005,33 (12):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