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從山村窮小子到春晚“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歌手王琦坎坷的成名之路

從山村窮小子到春晚“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歌手王琦坎坷的成名之路

當王琦開始在春晚深情演唱《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時,電視機前出現了壹個奇怪的場景:

很多年輕人都說過:這個人是誰?就連劉德華成龍等流行明星也要和別人壹起唱。他怎麽能在春晚獨唱3分49秒?

然而,我的父母興奮地開始跟著唱,順便說壹下,這首歌是關於牧羊人和采蜂人之間悲傷的愛情故事。

甚至有家長借機開始安利,說他是個很紅的歌手,自己作曲自己唱,《站著等妳三千年》《愛與恩典》都超級好...

是的,王琦已經在網上火了很久了。

但是,很多自稱是互聯網沖浪者的年輕人,在春晚之後第壹次聽到了他的名字。

他到底是誰?妳是如何用歌曲在全國引起轟動的?

優美悲涼的歌聲背後有著怎樣的心酸歷程?

1986,王琦出生在遼寧鞍山市岫巖的壹個小山村。她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她家裏還有壹個妹妹。

村子很小,不到100戶。村子也很窮,大家都靠種地為生。當王琦七八歲的時候,她開始幫助她的父母種植玉米——具體來說,就是幫助傳播玉米種子。

這種地方,很簡單,簡單到用“音樂和夢想”這樣的詞來搭配,似乎有點格格不入。

別說村子,就連鎮上,連個音樂訓練的地方都沒有。

在他的壹生中,唯壹和音樂有關的可能就是他的父親,在生產隊認識之前,他是唱東北鼓書的。

當王琦初中畢業時,他的家人想讓他學習烹飪或美發——他必須學會壹門手藝來養活自己。

但是王琦想去藝術學校。

這其實是壹個很不靠譜的決定——那時候他其實對音樂沒有概念。

更不靠譜的是,他父母居然同意了。

——兒子的夢想,不管怎樣,都要全力支持。

藝校貴,家裏窮。最後是三叔交學費——三叔家裏有錢,是村裏的電工。

但是,正規的藝校肯定不是買得起的。

最後,王琦去了壹所“壹無所有”的私立培訓學校,沒有學歷證書,也沒有專業。老師教聲樂、健美、舞蹈的壹切。

許多學生嘲笑這所學校,但王琦很感激。他終於走出了自己成長的小山村,終於開始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2004年,大學畢業的王琦帶著幾百塊錢,滿懷信心地開始了去北京的旅行。

他的學長介紹他去酒吧唱歌,告訴他:經營場地可以賺錢!

結果,當王琦第壹次演唱時,她搞砸了。她不是不會唱歌,只是沒跟過樂隊。看著樂隊兄弟們面無表情的臉,他立刻慌了。

他帶的幾百塊錢,沒幾天就花光了。幸運的是,壹個老鄉給他介紹了壹個舞蹈隊。這時候,小坡藝校的優勢,無論專業,終於凸顯出來,他有了容身之地。

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幾個月後,王琦回去繼續唱歌,這次她能夠跟上樂隊了——在舞蹈隊的時候,她結識了樂隊兄弟,發現他們並沒有那麽可怕。

他終於開始掙錢了。他壹天跑三個場地,能賺200多塊錢。

王琦自豪地打電話回家:“這不僅僅是當廚師!”

2005年,王琦寫了她的第壹首歌。

寫完後,我坐火車去了河南鄭州的壹家錄音棚。經過壹番討價還價,我花了巨資1200做音樂,伴奏,錄了壹張CD。我得意洋洋地回到北京,覺得自己馬上就要生氣了。

回到酒吧後,他開始唱自己的歌,希望觀眾能在歌廳裏找到這位巨星。

只唱了壹天,老板就叫住了他,委婉地說:“妳唱原唱就好。”

王琦受到了沈重的打擊——不僅她的精神受到了打擊,她的錢包也受到了更大的打擊。

他當時不知道的是,在接下來的十幾年裏,他在音樂道路上面臨的只有打擊。

在北京呆了兩年多後,王琦終於決定拍拍屁股走人,然後跑遍了祖國的每壹個省份。

這聽起來太浪漫了,但不是妳想象中的流浪歌手,去追求夢想的。

他走來走去就是為了靠唱歌賺錢——出了北京去外地價格就高壹點。

2009年,他去了新疆烏魯木齊。後來我決定不去了。

這個住宅是10年。

就在那時,他決定不再表演了。

他無法想象自己三四十歲的時候是酒吧裏的駐唱歌手——試圖在壹群喝醉的人在聽的時候給他們唱歌,或者根本沒有聽他的聲音。

他決定踏踏實實的開始生活,找了壹家文化傳媒公司,開始做壹個最普通的農民工。

當時,他計劃,調音師和照明工程師...做了壹切。

壹個月工資,3500。

這點錢只能說勉強過日子。

他只能在周末做婚禮主持,已經做了好幾年了。

幸運的是,在他壹無所有,壹無所有,沒有打磨過夢想的那些年,他遇到了他的妻子,國家二級二胡演奏家,壹個美麗的陜西Xi姑娘。

他們在新疆結了婚,生了壹個活潑可愛的女兒,過著簡單幸福的生活。

他還在寫歌,但大部分都賣給了別人——他需要養家糊口,他和妻子的收入只夠維持溫飽和房貸。

他賣的價格總是很便宜,有時候可能賣不出去。

2017年,壹個東北歌手請他寫歌,他出2000元——包括編曲和伴奏(價值1200早在2005年)。

是的,他後來學了編曲和伴奏。

他寫得非常小心。我記得我父親曾經很生氣地說:“妳看妳們年輕人玩音樂,把東北這個民間的東西都丟了。”

他寫的這首歌有東北小調的色彩。

然而歌手對這首歌的評價只有壹句話:“兄弟,這不是歌。”

沒有了下文,他就自己唱了這首歌,在網上傳了傳,然後繼續工作,還了房貸,賺了奶粉錢。

這首後來風靡全國,被無數二人轉演員傳唱的歌曲就是《情人迷》。

半年後,2018年春節,他收到無數電話和短信,是800年不聯系的老同學、老朋友打來的,告訴他:我在街上聽到了妳的歌!

他終於生氣了。

北京的眾多經紀人也給他打電話,發私信,他終於得到了商演。

他知道自己終於受歡迎了。

從2004年從藝校畢業到最終走紅,他用了13年多的時間。

13年,從來沒有人說過他的歌好聽。

這也是他第壹次真正理解互聯網的力量。他開始直播,直播下面的評論是:

這首歌就夠了。

他知道的還不夠多。

這種紅色太脆弱了。

在信息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每十五分鐘,可能就有壹個人成名,但卻是熱點。壹旦熱度過去,就會迷失在汪洋的信息海洋中,以最快的速度被大家遺忘。

不久,另壹個歌手請他寫壹首歌。他寫了《站著等妳3000年》。在這首歌中,他混合了雪山、草原、蒙古包、胡楊等意象,整首歌帶有濃郁的新疆民族風情。

對方還是不喜歡,只好自己再唱壹遍。

這首歌又流行了。

接下來,他從小就開始寫,修改無數遍,當了爸爸之後繼續修改——唱父母之愛的《愛與恩典》,也因此走紅。

幾乎就在那個時候,想家的王琦決定帶著妻女回遼寧,但是已經生活了10年的新疆已經成為他的第二故鄉,有太多的感情無法割舍。

他記得在剛來新疆做策劃的那些年,有壹次公司接手了壹個可可托海露天營地的方案,設計師帶回了很多漂亮的照片。

再次翻看那些照片,他受到了啟發,寫了壹首關於新疆愛情的歌,來表達他對這個美麗地方的依戀。

這是“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此時的他,已經成為了爆款音樂的生產機器。他的音樂在Tik Tok被無數次作為背景音播放,或被網絡名人翻唱,或成為廣場舞神曲...

唯壹尷尬的是他壹直都是當紅歌手。

感覺yxh在微博裏滿天飛,這個數據簡直是聽著傷心,看著流淚。

幸運的是,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也很受歡迎。

——這壹次,不是普通的紅,而是名副其實的紅。

有博主統計了它的播放量。

太恐怖了33億。

有趣的是,它在Tik Tok、直播和廣場舞中也很受歡迎,許多生活在嗶哩嗶哩、微博和知乎的年輕人從未聽說過它。

這是壹個高速發展又相互割裂的時代。壹家人看似生活在同壹個時空,面對著同壹個屏幕,實則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是平淡生活的柴米油鹽,還是農民工的戴月,還是新生代的炫酷?

在大算法的推動下,人們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感興趣的,然後根據這些信息進壹步固化認知,然後,對外界壹無所知。與現實世界隔絕。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信息繭房”。

就像農民工不知道同壹個社區的廣場舞記錄儀壹樣,在可可托海,壹個牧羊人愛上了壹個養蜂人,他的父母為他們的愛情故事感到悲傷。

直到王琦把它搬上春晚舞臺。

全國關註。

這樣壹個平凡簡單的小人物,生在農村,住在城市,走遍全國各省,認識了很多不同國籍的朋友,搞藝術的,工作的,既是兒子又是父親。

他用了十幾年自己的努力,訴說自己的真情實感,依靠互聯網的傳播力量,從普通草根壹步步走上春晚的舞臺。

然後在壹個晚上,用他簡單的歌聲,把很多普通人的感情串了起來。

就是這首歌,讓全家人靜靜地坐在電視屏幕前,聽壹段簡單而優美的旋律;讓孩子恍然大悟,父母也有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某個瞬間,平日裏被無數小屏幕隔開的信息鴻溝得以彌合;也讓總是抱怨不能理解對方的家庭* * *有情。

更有甚者,很多人——無論貧富老幼,不分國籍——都在某個春節有著溫馨的、共同的回憶。

——這也是春晚的意義所在。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