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對社會和人生有著深刻的洞察。他認為世間萬物都是壹種死亡,壹切弱小的都是壹種生命。所以老子認為,在生活中,不要逞強求勝,而要謙讓謙讓,要有良好的人生態度。我們覺得這壹章再次表達了老子的辯證思想。這個想法來源於對自然和社會現象的觀察和總結。在這裏,無論是弱者還是強者,無論是“生者”還是“死者”,都是事物發展的內在因素。這個結論也暗示了,強的東西失去了生命力,弱的東西卻充滿了生命力。老子在這壹章中表達的思想是極其明智的。他生動地向人們講述自然和社會現象,希望人們不要處處彰顯自己的突出,永遠要爭取實力和競爭力。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很多,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當然,這也符合老子壹貫的思想主張。
用自然現象來闡述深刻的哲學,是老子的壹貫做法。老子生下來就弱,死了就僵。植物生長衰弱,死後枯萎;所以,強的東西是短暫的,弱的東西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軍隊強大了,就要被消滅。樹強則斷,強則下坡,弱則上升。
所以老子勸人們:在這個世界上,不要逞強求勝,要謙讓謙讓,要有良好的人生態度。
老子的“柔”論不僅對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政治、商業、戰爭、外部世界、做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是修身養性的重要法寶。
醫學認為,柔韌性是重要的身體素質之壹。柔韌性鍛煉能使人體處於壹種放松柔和的狀態,能使全身精氣循環,氣血暢通,陰陽平衡,提高人體生理的氣化功能。保持良好的柔韌性,生活敏捷,很少患運動系統疾病,如肩、膝、大腿、腿痛,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
當美國著名學者卡內基向人們介紹保健的秘密時,他要求人們把自己想象成像舊襪子壹樣柔軟。他說,“讓妳的身體像舊襪子壹樣柔軟。我總是在書桌上放壹只舊栗色襪子,放在那裏提醒我它應該有多柔軟。”
“養柔”論要求人們在壹種松散寧靜的狀態下,使自己的身體柔軟、清新、靈動、充滿活力,就像岸邊的山、溪、草壹樣。妳的身體越柔軟,越靈活,越有活力,妳的生命能量就越大,妳就會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