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銀魚長什麽樣?

銀魚長什麽樣?

古代稱白魚、玉簪魚,也稱條紋魚、面魚。成年銀魚體長6 ~ 9厘米,圓柱形,尾略側,頭扁平,吻短,眼大,體無鱗,白如銀,故名。銀魚軟無骨無腸,半透明。它像織錦緞的銀梭在水中漫遊,像離弦的銀箭壹樣快,所以古人把它比作玉簪和銀梭。如果把銀魚抓起來,撈出水面,馬上就變白了,如玉似雪,很神奇。據史料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銀魚就被視為聖魚、神魚。相傳三同大夫屈原被楚茂祥王流放,沈於古洛河。人們聽說後,急忙把粽子扔到水裏去救他們。粽子裏的糯米粒變成了聰明的白魚,千千湊上去抱起屈原,順流而下。進入洞庭湖後,湖水頓時白茫茫壹片,吸引了許多人望光膜拜。人們發現並接走了屈原的屍體後,埋葬了遊陵,並建了壹座廟以供祭祀。但是,小白魚不願意去,從此住在了洞庭湖。《漁父》說:“安能白也白,但也俗也。”方屈原是清白高尚的,他也說銀魚是潔白忠誠的。從此,人們把洞庭湖的銀魚視為聖魚,更加保護。久而久之,洞庭湖的銀魚越來越多。後來發現洞庭湖的銀魚不僅白而忠,而且肥而嫩,於是有人把它做成各種菜肴,成為世間難得的美味。唐宋時期就有在洞庭湖吃銀魚的記載,如唐代壹首詩:“白魚入湖。”再如宋代詩人張說“立春之後,銀魚霜鱸魚”,將銀魚與鱸魚相提並論,可見銀魚已被列為魚中珍品。明代《弘治》出版的《宋衛生誌》記載“銀魚要用面條炒”,意思是把銀魚拖起來炒,是最好的烹調方法之壹。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銀魚做了詳細的描述:“銀魚者,特重而小,處處露貨,清而美;清明過後,孩子瘦了,但可以當耳屎。”總結了當地人捕撈銀魚的時間和加工方法。清朝康熙年間,銀魚被列為皇室貢品,可見其價值非凡。"洞庭枇杷黃黃的,銀魚肥而香."5月枇杷成熟,正是銀魚上市的季節。此時,商賈雲集洞庭湖邊,皆因銀魚,成為多年來洞庭水鄉的又壹道風景。在長期的繁衍中,洞庭湖的銀魚分為幾個品種,其中以短尾銀魚和短齒銀魚為上品。這兩種銀魚體長約8厘米,全身白色,無鱗。如果它們沒有骨頭和腸子,那就是半透明的,既肥又好吃。根據現代營養學分析,銀魚營養豐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認為銀魚是不去鰭、不去骨的“全食品”,營養豐富,有利於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延年益壽。中醫認為,銀魚葉甘,性平,補虛,健胃,益肺,利水。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肺虛咳嗽等疾病。洞庭湖銀暢銷海外,尤其是日本,稱魚中銀魚人參為稀世珍寶。銀魚是餐桌上的美味。看著吧,顏色順眼;聞壹聞,美味誘人,滿嘴口水;吃了它;很好吃,牙齒和臉頰上都很香。銀魚的吃法有炒、燉、燜等多種,最有特色的是炒、做湯。幹炸銀魚,色澤金黃,松、脆、肥、香。銀魚調味腌制,蘸蛋液,泡面包糠,入四五成熱油鍋炸制。外層酥脆,內層清香,軟嫩,風味獨特。清炒銀魚,肥嫩,配以其他配料,有多種風味。如“銀魚炒蛋”,菜品黃白相間,鮮嫩可口,其味嫩如蝦。清蒸銀魚,魚香鮮油,肥而不膩。如果用蝦脂糊蒸,看起來像燕窩,是上等的高檔菜肴。不同食材做出來的“銀魚湯”鮮美可口。若能與雞絲、肉絲、草菇、雞蛋混合,可做成雞絲銀魚湯、肉絲銀魚湯、草菇銀魚湯等湯。洞庭湖銀魚也可制成銀魚幹,細長婀娜,形似玉簪,味道不變,不易變質,耐收藏。從古至今都是饋贈親友的佳品。吃幹銀魚時,用溫水浸泡,使其膨脹。洗凈後可煮,或煎,或炒,或蒸,或做成湯。味道都很棒,或酥或脆,或軟或嫩。在湘菜中,洞庭湖銀魚系列菜肴古為典雅,時尚,因而獨領風騷。古稱雲夢澤。中國第二大淡水湖。位於湖南省北部,荊江南岸,橫跨湖南、湖北兩省,是壹個斷陷湖。湖面海拔33.5米,面積2740平方公裏。蓄水量178億立方米。南接湖南、子、元、李,北分流至長江幹流松滋、太平、大內、刁縣(後者於1958年被阻斷切斷)。湖水從嶽陽城陵磯排入長江。湖口多年平均徑流量3469億立方米。洞庭湖是長江流域最重要的集水蓄洪流域,防洪作用很大,減少洪峰流量30%左右,如1954,入湖最大流量69000秒立方米(7月31),出湖最大流量僅42000秒立方米(8月2日),減少了汛期對長江的洪水影響。洞庭湖原名“八百裏洞庭湖”,但由於四江四口挾帶的大量泥沙長期淤積,加上人工圍墾,湖面變窄變淺。1949年,湖面面積還是4360平方公裏,但現在湖面比當時減少了1/3以上,被新上升的陸地分為東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其中東洞庭湖面積最大,為1091平方公裏。目前,每年隨水流帶入湖中的泥沙達到654.38+0.28億立方米。面積逐年縮小,存儲功能逐漸降低。洞庭湖位於中國亞熱帶北緣,年平均氣溫16.7℃,年降水量1400毫米,據鹿角水位站統計,洞庭湖平均水位25.57米(吳淞基),但變化很大。年內最高水位13.61米(1962),最低水位9.29米(1972),絕對水位65438+。洞庭湖魚類資源豐富,有130多種。主要經濟魚類有鯉魚、草魚、鯉魚、鰱魚、鱅魚、鱅魚、鰱魚、青魚等。銀魚是洞庭湖的特色魚類,尤其是沅江的清水銀魚聞名中外。貝類資源也非常豐富,達到40多種,利用三角帆蚌和杏鮑菇進行珍珠養殖獲得成功。湖區盛產苧麻、君山茶、湘蓮。洞庭湖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之壹。環洞庭湖平原由洞庭湖水系和來自四個港口的泥沙形成,面積約654.38+0萬平方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