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患有糖尿病,主食吃得少,吃飽了怎麽辦?6種幫助妳的實用方法。

患有糖尿病,主食吃得少,吃飽了怎麽辦?6種幫助妳的實用方法。

如果問三餐中哪種食物對血糖影響最大?相信糖尿病人都知道,壹定是主食。的確,血糖中的“糖”並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白糖、砂糖、紅糖等,而主要是指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分解產生的葡萄糖,吸收到血液中後成為血糖。

事實上,大部分食物都含有碳水化合物,理論上會對血糖產生影響,但由於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同,對血糖的影響也不同,如:

可見,白米和面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遠高於其他食物,但卻是壹日三餐不能吃的食物。因為人體每天所需的熱量至少有50%-60%需要由碳水化合物供給,所以限制主食的量就成了控制血糖的壹個關鍵。

從控制血糖來看,如果能滿足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熱量需求,每天吃2兩左右的白米飯和面粉就夠了。很明顯,這個量的主食會讓大部分人感到饑餓,經常處於饑餓狀態也不利於血糖穩定控制。我們做什麽呢

這就需要通過采取壹些增強飽腹感的措施來彌補,同時需要減緩水化吸收速度,以盡量減少餐後血糖的波動。常用的方法有:

方法壹:煮飯的時候,在米飯裏加壹點食用油,最好是橄欖油。米粒表面會因為壹層油脂膜而減緩米飯的消化,從而延長米飯在胃裏的停留時間,減少饑餓感。

方法二:煮飯時加入壹些雜豆,註意加入澱粉含量較少的黃豆,如黃豆。豆類食物比米粉更耐消化,增強飽腹感。

方法三:用全谷物粗糧代替部分精米粉。所謂的全谷物食品,簡單來說就是粗糙的糙米粉。可以用壹兩精米粉代替兩兩粗糙米粉,吃飽不成問題。

方法四:用瘦肉、魚等高蛋白食物代替部分主食。高蛋白食物是三種營養素中消化吸收最慢的,而蛋白質在消化吸收的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血糖,所以如果主食吃得少,就需要相應增加肉類食物的攝入。

方法五:先吃蔬菜再吃主食,充分利用蔬菜中大量膳食纖維的作用,“占領”腸胃空間。在增強飽腹感的同時,吃主食被“淹沒”在植物纖維中,消化吸收的速度會變慢,既控制了血糖總量又避免了餐後血糖的波動。有研究證實,采用這種進食方式,餐後血糖的升高會降低1.2mmol/L。

方法六:吃米粉時制作配菜時,多使用桂皮、醋、姜等香料,改善胰島素抵抗,促進胰島素的利用率。

總之,糖尿病人控制主食的攝入是必要的,但前提是吃飽。其實他們之所以會覺得餓,跟血糖控制的不穩定有很大關系,所以控制主食的時候要有技巧。希望以上方法能對糖尿病人有所幫助。

糖尿病人,預防糖尿病腎病,壹日三餐不要少肉少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