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婦防病毒澱粉米漿可以代替增稠。
毒澱粉風波沖擊了國人對食品安全的信心。除了廠商陸續貼出檢驗安全證書,展興文教基金會最近也接到不少家庭主婦打來的電話,詢問如何提供自助服務。專家建議,家庭主婦常用來勾芡的紅薯粉,已被證明含有國外多年不用的“氰氫酸”,建議可以用小米或蓬萊米制成的米漿代替。展興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臺北醫學院藥學系榮譽教授楊玲玲解釋,只要壹杯白米加3-4杯開水,直接用攪拌機打成漿,再用濾網過濾雜質,新鮮的米漿不僅可以直接食用,還可以作為增稠材料使用。這個概念來自中國的祖先。楊玲玲說,在沒有藥物治療的年代,老壹輩人經常把大米磨成漿,加壹點鹽緩解腹瀉癥狀;她說,白米在中醫領域壹直有“和人參壹起工作”的美譽,可以補中益氣,又不用花很多錢養生;目前毒澱粉風波仍未停息,自制米漿作為增稠調料,也可避免食用該澱粉。楊玲玲指出,十多年前,她通過小鼠試驗,證明喝米漿的小鼠可以提高免疫力;在2007年臺大醫院安寧病房的人體實驗中,研究團隊也發現,餵食米漿的病人疼痛減輕,食欲增加。展興文教基金會名譽理事長丁大田說,現在有毒澱粉正在連鎖爆炸,就像當年的塑化劑事件。該基金會接到許多電話,詢問如何避免有毒澱粉。他說當* * *拿不出解決辦法的時候,我們只能用簡單的方法教人自救,避免二次傷害。楊玲玲說,米糊可以暫時解決家常菜的增稠問題,但它仍然不能取代澱粉在配料中的重要性。他希望臺灣省能盡快建立食品藥品安全。訂閱健康阿羅哈視聽頻道,更輕松閱讀健康知識,每天關註自己的健康!line @ ID:@:/LOHAS/Article/9674/主婦的抗病毒澱粉米糊可以替代增稠關鍵詞:毒澱粉、增稠、米糊、楊玲玲、展興文教基金會、土豆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