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壹句話準確描述獨生子女?大概是:
“集萬千寵愛於壹身,集萬千寂寞於壹身;從小我在家自娛自樂、自導自演的能力,讓我成了壹個逗比。”
作為90後,我也是家裏的獨生子。所謂獨生子女,註定要走壹條孤獨的路。
「獨生子女」是壹種怎樣的體驗?
小時候,放學或者放假,我爸媽有時候上班照顧不了我,就經常把我鎖在家裏,天天看電視。(那時候還沒有電腦)
沒有人在晚上和我壹起躲在被子裏竊竊私語;從小到大沒有人知道我的壹切,笑著和我玩...
當然還有好吃的,好玩的,沒人會跟妳比。資源壹直很充足。
很多人說獨生子女自私,我想在這裏糾正壹下:
因為我們從小都是壹個人,基本沒有分享感,這也是壹個遺憾。妳可能覺得他們很獨立,不可接近,但他們渴望被接納。
我不承認獨生子女冷漠,我很看重親情。
但我不得不承認,我對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並沒有很深的理解。我無法理解深情是什麽感覺,有時候也確實羨慕別人有兄弟姐妹。
和“獨生子女”談戀愛真的不壹樣嗎?
作為家裏的獨生子,我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了父母全部的愛,可能有點嬌生慣養,有些地方還不如非獨生子女細致。
但是他們也會無微不至的照顧別人,幫助身邊的每壹個人。當然也不排除有些獨生子女被父母慣壞了。
之前看到壹個網友說:“如果我回家發現我買了半只烤鴨,那我就知道那只鴨腿壹定是我的。”。
對此我深表贊同。這不是自私,而是從小到大的條件反射。
話說回來,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的區別真的那麽明顯嗎?
越是閱歷豐富,越會覺得壹個人的性格和他的天性、家庭教育密切相關,而不壹定和獨生子女家庭有關。
這就好比:有愛的父母不養無愛的孩子;講道理的家庭不會教暴力的後代。
話說回來,獨生子女是好事還是壞事?俗話說,有利有弊。
獨生子女年輕的時候基本上是優勢,但是人壹旦過中年,劣勢就很明顯了。
獨生子女小的時候,壹個家庭可以集合全家的力量來養活壹個孩子,這是二孩家庭無法比擬的。
但是壹旦長輩老了,獨生子女面臨的家庭贍養壓力就會倍增,沒有兄弟姐妹和妳分擔。
但總的來說,我還是很享受“獨生子女”的身份。
那種“爸爸媽媽只是我的父母,不是別人的父母,他們唯壹愛的孩子是我”的感覺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