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有安靜下來,靈魂才能與自己深入交流。所以打坐練習對這些居士提升能量很有幫助。
然而,冥想並不是這些俗人的專屬。如果我們普通人經常練習冥想,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奇妙的變化。
冥想對普通人有非常強大的作用,就是養生。
據說,哈佛大學教授、馬裏蘭大學的哈裏博士經過5年的研究後說:“冥想和冥想可以大大提高視力、血壓和認知功能的激素水平,還可以治療心臟病、關節炎等許多不治之癥和慢性病。”
心平氣和,氣血自然循環,哪裏需要,就給器官帶來營養,把危害身體的垃圾毒素排出體外。
《黃帝內經》中說“無風平浪靜,真氣隨之,靈在內,病常安”。打坐可以讓我們的身心處於壹種非常放松的狀態,讓我們可以心平氣和,無牽無掛。
很多年前,我曾經參加過壹次在內關中心的靜修。
記得當時老師給我們講冥想能給人體帶來什麽好處。聽完之後,我深深地愛上了它。
冥想不僅能讓我們身心愉悅,還能讓我變得溫柔不生氣。
還能讓我們的思維更加敏捷,更加清楚自己情緒變化的原因。
提高了覺知後,妳就可以順暢地與身體溝通,不會因為頭痛腳痛而心煩意亂。
妳只需要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輕輕地對自己的身體說:不要害怕,我和妳站在壹起。
人體是最聰明的存在。當它感知到妳的愛,它會慢慢調整自己的狀態。
許多朋友在嘗試用這種方式與身體交流後,健康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
如果妳想通過冥想得到理想的結果,妳必須註意幾件重要的事情。
首先是冥想時間的選擇。
冥想的最佳時間是早上醒來的時候或者晚上準備睡覺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我們的身心處於壹個相對安靜的狀態,周圍的環境也非常安靜,所以更容易進入狀態。
其次,靜修很重要。
靜修必須在非常安靜整潔的環境中,通風良好,溫度適宜,沒有刺眼的光線。
另外,打坐時註意蓋上小毯子,這樣我們打坐時不會著涼;吃飽了或者餓了就不要打坐,情緒不穩定就不要打坐。
如果我們吃得太多而負擔過重,我們就很難安靜地坐下來。
冥想可以讓我們放松心情,感受平和,但是同樣的放松和心境平和也可以讓我們更好的進入冥想的狀態。
壹開始打坐也很辛苦。我們經常坐在那裏,腰酸腿麻,思緒混亂,無法冥想,更不用說持續時間很長。
這個時候,冥想和呼吸數字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
當意識聚焦於此時,頭腦被身體拉回,逐漸進入冥想狀態。
經過幾年的冥想,妳會驚訝地發現,變好的不僅僅是妳的身體,還有妳的心靈。
以前的煩躁變得平淡安靜,緊張變得豁達自然,膽怯變得隱忍堅持…
世間紛擾多,大家壹起靜心靜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