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蘑菇!我給妳列出來~
■雪穗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實驗所蘑菇專家宋希福表示,大多數人熟悉的黑木耳是很好的補血來源,其鐵質比紅肉高100倍。銀耳是黑木耳的變種,鮮嫩可愛,還富含鐵。味道像燕窩,有“素燕窩”之稱。
■紅喜蘑菇
紅喜菇是中國人喜愛的蘑菇食品,因為它質地細膩,味道好,但它的柄是苦的。宋希福說,紅喜菇不宜用火炒,建議用開水煮,比如煮湯,可以把苦味釋放出來。
■跳舞的蘑菇
生長在日本北部,據說收藏者在山上發現這種稀世珍寶時,會高興得手舞足蹈,所以日本稱之為“跳舞蘑菇”,香味獨特,肉質軟脆。其多糖含量高,在醫學領域中作為抗癌藥物被積極研究。
■靈芝
靈芝是中國小說中經常出現的寶物。但靈芝越老,木質化越嚴重,多糖成分越少。“在自然條件下,真正的靈芝會在生長後壹年內被蟲蛀或腐爛,所以不可能有‘百年靈芝’。”宋希福指出,靈芝剛長出來時是白色的,稱為“靈芝絨”。此時,最好將其作為保健食品收獲。
靈芝除了大家熟知的如意靈芝之外,看起來還很像鹿角靈芝,多糖成分也很高。靈芝通常是幹燥的,可以用來制藥或泡茶,有增加免疫力的作用。泡茶時記得蓋好蓋子,以免營養孢子隨水蒸氣飄走。怕苦的人可以加入枸杞、紅棗、舞菇來減少苦味。另外,靈芝超過壹定濃度時,比如5gm泡250cc的水,喝多了會口渴,可以加壹些麥冬來平衡。
■猴頭菇
在中國人們認為它看起來像猴頭菇,但它被稱為猴頭菇。宋希福說,猴頭菇鮮時白色,幹後黃色,含有多糖等重要成分,對胃腸等消化系統疾病有療效。
而對於消費者來說,猴頭菇往往會覺得極其苦澀,因為采收後放在大筐裏蓄熱,讓苦味迅速蔓延到整個菇體。如果買的是苦味的猴頭菇,可以反復用水浸泡,擠幹去除苦味。
■竹蓀
過去人們認為竹蓀是從竹子上剝下的內膜,但實際上竹蓀是壹種蘑菇,又稱“竹笙”。宋希福說,過去竹蓀都是在野外使用,產量稀少珍貴。現在大陸已經發展了大量的人工栽培技術。
竹蓀的蘑菇傘下有壹個網狀的傘菌目,覆蓋整個柄,仿佛穿了壹件長裙,還有壹個中文學名“長裙竹蓀”。竹蓀竹蓀長得很快。清晨,它從土壤中冒出來打開傘菌目,中午成熟,然後腐爛消失。所以市面上的竹蓀都是經過幹燥保存的。
■雙孢蘑菇
我的家鄉在日本,它經常以松樹的樹幹命名,也被稱為“柳樹松茸”。含有大量的纖維,即使煮久了也能保持酥脆,味道很好。能刺激腸胃蠕動,改善便秘。
■杏鮑菇
又名“阿魏菇”,傘肉厚白,有杏仁味,吃起來像鮑魚,而有“杏鮑菇配杏仁”的別稱,質地細膩,口感極佳。
■巴西蘑菇
原產巴西,現在巴西、日本、中國都有栽培。姬松茸是所有食用菌中多糖含量(主要是β-D葡聚糖)最高的,含有膳食纖維和以亞麻油酸為主的不飽和脂肪酸,是人體必需的成分,其提取物是著名的保健聖品。
研究姬松茸提取物多年的徐中華也發現,蘑菇巴西可以改善肝功能,甚至還有抑制腫瘤的成分。他認為真菌對人體有很多積極作用,對養生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