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如何練習冥想,佛教網

如何練習冥想,佛教網

首先,在任何禪定之前,菩提心必須是以壹種真誠、肯定的態度而生。發菩提心很重要,只有全力修菩提心,才能達到開悟。我們不僅希望解脫自己,也希望其他眾生能解脫痛苦。我們小心翼翼地自問:“什麽是菩提心?我真的願意發願利益眾生嗎?我做這個禪修是為了利益眾生嗎?難道我真的是為了幫助壹些不相幹的眾生來打坐求解脫的嗎?”並自問:“如何造菩提心?”

生出菩提心後,再運用自己聽、想後所獲得的確定的洞見,完全按照上師規定的禪定步驟和分析方法,循序漸進地進行內在禪定;當分析或觀察結束時,立即以古魯指示的方式安定下來。這是最基本的冥想方式。

打坐之後,壹定要真心實意地想,我們願意把打坐所獲得的壹切功過,或者壹切美好的體驗和感受(如平安、祥和、慈悲、煩惱解脫)還給壹切眾生,祈禱他們將來得到開悟和解脫。不僅如此,我們還應該把我們所有的功德都還給我們的敵人,這樣我們的修行才能成功。

冥想時間的長短

冥想初期,不要坐太久,平均時間10-30分鐘。當禪修產生好的感覺或境界時,回去結束禪修,不要執著於那些美好的體驗。這樣我們會對打坐越來越感興趣,會期待打坐,然後就可以慢慢延長時間了。記住,不要強迫自己壹次坐很長時間,否則妳可能會越來越厭惡冥想,甚至會回避冥想。

三種解惑方法

在“聞”階段開始時,我們必須依靠能消除我們疑慮的賢上師,解讀佛陀的經典和聖人的論述,並仔細地檢查和研究它們。

在“思考”階段,我們可能會進壹步感知到很多自己不了解的地方,這時就需要上師的進壹步指導;根據指導,我們再次深入思考。在這個思考的過程中,可能會不斷產生疑惑,但這沒關系。我們必須耐心地請上師壹壹解答我們的疑惑。這個過程必須不斷重復,直到我們確信並掌握了佛法的表層和深層含義。然後,帶著這種自信的態度,我們立刻打坐。

在實際冥想的過程中,很多疑惑和猶豫會逐漸消失,但如果發現它們在增長,就要再次回到之前的步驟,用嗅覺和思維這兩個動作去解決。

當所有的疑惑都消失後,我們會直接體會到佛法的真諦,最終禪定會變得更加穩定,遠離所有的猶豫和不確定。

雖然修行者在聽、想、行三個階段花費的時間不同,但任何人想要獲得開悟和解脫,都必須完成。不聽不思考就打坐是盲目的,不可能到達目的地,就像不知道寶藏埋在哪裏就盲目開采壹樣;只有聽覺和思維而沒有冥想,就像知道寶藏埋在哪裏而不去挖掘壹樣。所以壹定要把聽、想、練這三個階段逐壹討論,這樣完美的佛果才會指日可待。

《觀音》編輯組。GMB摘自《空靈自在的微笑——空靈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