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寒冷天氣如何養生?

寒冷天氣如何養生?

進入寒冷天氣,意味著冬天最寒冷的時期已經到來。對於老年人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器官的衰老,抵抗力也在逐年下降,尤其是心臟、血管等功能越來越脆弱。

寒冷天氣氣溫驟降、寒流來襲,容易加重自身基礎疾病,還可能誘發新的問題。這期間老年人需要註意什麽?

第壹,註意保暖

冬季天氣寒冷時,人體各器官功能會下降,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如果不註意保暖,很容易導致血管破裂、血壓升高、心肌缺血。

要特別註意頭、背、肩、頸、腳等關鍵部位的保暖。外出時,最好戴上棉帽、圍巾,必要時穿上羽絨背心或馬甲。

第二,密切監測血壓

冬季氣溫低,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寒冷會刺激心臟的收縮,引起高血壓和血管痙攣,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因此,冬季高血壓患者應密切監測血壓,如出現頭暈、頭痛、耳鳴、眼睛腫脹、眼睛疼痛、四肢麻木等癥狀,應及時就診。

有心腦血管病史的老年高血壓患者,更要註意血壓的波動,避免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

另外,感冒這段時間壹定要戒煙戒酒,尤其是有心血管病史的人。

第三,多曬太陽

冬天日照時間短,天氣寒冷。人體為了禦寒,壹般會減少戶外活動,尤其是在陽光下。此時多曬太陽,可促進維生素D合成和鈣磷吸收。

冬天的陽光溫和柔和,紫外線沒有夏天那麽強烈。

如果老年人在冬天適當曬曬太陽,有助於增強體質,減少疾病。

但老年人冬天可以多曬曬後背和腰部,促進血液循環,對預防骨質疏松也有幫助。

第四,適度運動

氣溫下降時,運動可以讓身體更好地適應寒冷的環境。

此外,天氣寒冷時,人的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壓升高;此時,由於體內能量供應減少,代謝速度減慢甚至停滯等等,就會出現身體抵抗力下降的情況。

因此,運動要循序漸進,適當增加運動量,氣溫高時避免戶外運動;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的人,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鍛煉。

冬季天氣寒冷時盡量不要外出運動,因為氣溫下降時人體肌肉、關節等組織的毛細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血液粘度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會增加;

同時,如果在戶外運動中遇到強冷空氣刺激、身體裸露部位或直接接觸冷空氣,也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因此,建議老年朋友外出時註意保暖、防寒、防感冒。

第五,註意飲食結構

天氣冷了,老人的食欲就會下降。

冬季是人體陽藏陰長的季節。這時候如果吃太多生冷的東西,就會導致腸胃不適,甚至腹瀉。

建議寒冷天氣老年人飲食以溫補為主,食物可以是瘦肉、魚、蛋、豆類。少吃生冷硬脆的東西。

另外,要註意不要暴飲暴食,註意細嚼慢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