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歲的人樂觀開朗,能長壽。
積極的態度:我不會把任何事情放在心上。我不給自己壓力。84歲的中醫大師陸廣莘滿頭黑發。從外表看,他大約50歲。他總結自己的養生秘訣說:“我是個沒心沒肺的人,什麽都不往心裏去。”陸老笑著說,他讀書的時候從來沒有考過第壹名,但是交論文總是第壹名,因為他不想給自己那麽大的壓力。他說:“當妳有積極的精神狀態時,妳的免疫功能就會提高。”上海閘北區年齡最大的107歲老人包,樂觀開朗。老人耳朵不好,聽不到別人說話,但是看到對方說話,肯定會開心的點頭。包的女兒透露,老人並沒有“隔夜心事”,遇到煩心事,總是在睡覺的時候消散。樂觀,積極,願意承擔責任,不論大小,不挑剔。中國有近4萬名百歲老人,並以每年2500人的速度增長,比例最高的分別是海南、廣西和新疆。世界衛生組織制定了衡量壹個人健康的十大標準,其中壹條就是:樂觀、積極,願意承擔責任,不論大小,不挑剔。據中國老年學學會調查,百歲老人長壽的原因中,遺傳因素占15%,社會因素占10%,醫療條件改善占8%,氣候條件占7%,剩下的60%取決於老人自身。其中,第壹個秘訣就是心態。不要著急,不要生氣,不要用血壓計。“對於現代人來說,煩惱是想象出來的,憤怒是比較出來的,急迫是制造出來的,疾病是吃出來的。”中國首席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教授告訴記者,他認識壹位94歲的老人,頭發金黃,步履矯健,看上去60歲出頭。問及長壽秘訣,吃什麽補品,做什麽運動,他笑著說:“我只有兩句話,叫‘談笑風生,沒心沒肺’。”“沒心沒肺”是指心胸開闊,對小事感到困惑。“談笑風生”指的是樂觀開朗,不隱瞞什麽。西方有句話叫“不要著急,不要生氣,不要用血壓計”。可見,心胸狹窄,愛生氣,是長壽的壹大心理障礙。所以,做人要有點迷茫,要聰明,要心胸寬廣。心理學:性格不僅決定命運,還可能決定妳得什麽病。“在心理學家看來,性格不僅決定命運,還可能決定妳得什麽病。”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老年醫學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李娟說,就像A、B、O血型壹樣,人的性格也分為A、B、C、D四種類型,這四種類型與人患病的幾率密切相關。A型:有個性的人好勝心強,有很強的時間觀念和上進心,努力占據領導者的位置。這樣的人壓力大,容易緊張和激動。他們患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是普通人的2-3倍。C型:有個性的人對人際交往過度焦慮,總是忍氣吞聲,壓抑情緒,這樣的人最容易得癌癥;D型:性格也叫“悲傷型性格”。最明顯的表現是消極的悲傷和孤獨,這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B型:而“沒心沒肺,有說有笑”指的是B型性格的人。他們對現狀非常滿意,知足常樂,生活輕松,沒有大的情緒波動,所以這類人進入“長壽”行列的概率最高。愛嘮叨的人更長壽。在北京,超過65,438+0,000名“抗癌明星”接受了調查。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活下來的原因是良好的心態。壹旦精神崩潰,壹切都完了。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對9萬名女性進行了為期8年的跟蹤調查,發現性格樂觀的人死亡率低14%,患心臟病的風險低9%。對挪威2015名癌癥患者的調查也發現,幽默感很強的人的存活率比幽默感極差的人高70%。“保持陽光的心態遠勝於任何壹個好醫生。它不僅有利於大腦皮層和神經之間的協調,還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延緩衰老。”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心血管十二科主任周玉潔教授說,研究表明,開朗的人往往比敏感的人免疫力更強。平日裏,各種不良情緒會改變妳的身體。比如生氣時會出現脈搏、心跳、呼吸加快等癥狀;難過的時候,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會減少,食欲下降;恐懼和說謊會使中樞神經系統緊張,從而導致血壓隨時升高。這是因為人在不開心和開心的時候分泌的物質是不同的——不開心的時候會分泌腎上腺素,腎上腺素是壹種應激激素,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長期過量分泌會導致高血壓和心臟病。當妳快樂的時候,妳會分泌內啡肽,它能讓人感到快樂。不管誰家有個嘮叨的人,都會讓人抱怨。但在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員楊進生看來,這也是長壽的秘訣。他認為,嘮叨可以調動記憶功能和語言表達功能,也可以鍛煉腦細胞。經常說話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可以鍛煉口腔肌肉和咽喉,有助於保持咽鼓管通暢,保持耳內外壓力平衡,對耳鳴耳聾有保健作用,說話時帶動眼部肌肉和三叉神經運動,還可以預防老花眼、老年性白內障和視力下降。開出“心理治療”的藥方——良好的心態“藥療不如食療,食療不如心理治療”。壹定程度上,再好的藥也不如合理的飲食,再好的飲食也不如擁有良好的心態。對此,幾位專家為大家開出了“心理療法”。笑是壹種營養。研究證實,笑可以降低血壓;笑1分鐘可以有劃船10分鐘的效果;笑還能釋放壓力,減少抑郁;笑能刺激身體分泌多巴胺,使人產生欣快感。中老年人要多接觸有幽默感的人,多看喜劇和漫畫,多聽相聲。“言語療法”是壹種特效藥。白宮的保健醫生曾經給過布什壹個健康秘方:言語療法,每周至少與家人溝通15小時;情侶每天至少交流兩個小時,包括晚餐或午餐。朋友是"不老的丹"老年人長期獨處會造成巨大的社會和心理壓力,甚至可能引起內分泌失調和免疫功能下降。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擁有廣泛朋友圈的人平均多活7年。所以,即使是退休的老人,也不要總是呆在家裏,盡量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子,多和老朋友聚會,盡量主動和素未謀面的鄰居打招呼。寬容,理解,淡泊名利,寬容是調節器。人在社會交往中難免吃虧、被誤解、受委屈。面對這些,最明智的選擇就是學會包容。壹個不寬容而只對別人苛求的人,很容易導致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從而導致心理和生理的惡性循環。而學會包容,就相當於給自己的心理裝上了調節閥。冷漠是壹種免疫劑。做小事糊塗,大事清楚。整天關心雞毛蒜皮的事,好累。妳不妨在遇到困難時聰明大方,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內心的滿足,有利於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