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道教怎麽不生病?

道教怎麽不生病?

道家秘密養生八大原則,讓妳健康不生病。

我們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和親人不生病,但是不生病也不現實。但是,不生病是我們共同的心聲,也是道家醫學追求的最高境界。

對於大眾來說,如果不生病,還是需要掌握壹些基本的保健、防病、醫學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他們必須有壹個平靜的,充滿愛心的,感恩的,融合的心態。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健康長壽地白頭偕老。

下面仁澤部長介紹道教養生八大原則,保證妳健康不生病。

虛邪偷風,有時避之不及。

它意味著應該采取措施來對抗、消除和避免所有可能導致疾病或損害健康的因素。壹般來說,人體的大多數疾病都是由於外界的致病因素作用於人體,造成人體生命規律的紊亂。因此,應采取措施避免與疾病傳染源的接觸,對壹切引發疾病和災難的因素進行圍堵和攔截,防患於未然。

平靜而空虛,真氣隨之。

保持平常心,守住真氣。平淡的虛無,講的是壹種心境,壹種“百川入海,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心境。在社會生活中,人其實並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更多的是身不由己。難怪人很難達到平靜虛無的心態。這是壹種“心若澄明,天不塌”的哲學態度,也是壹種“與光塵相和,不與世爭”的態度。我們只能盡可能的靠近這個境界,盡可能的遠。

保持精神在裏面,遠離疾病。

疾病很難靠近人體,因為人體有精神,有抵禦外邪的心理墻。“精神自衛”不僅僅是人體內的精神在體內保衛身體,還包括讓心靈變得強大。下面的“閑少欲”和“心安無慮”是對精神內衛的補充。只要我們能不被外在的疾病和災難所拖累,精神內防不僅是療傷的良藥,也是心靈的雞湯。

閑著也要少。

我有治國安邦的本事,但心情閑適。我不為五鬥米折腰,也沒有不良的野心和欲望。就像諸葛孔明,壹心撲南洋,不求聞達為諸侯,淡泊其誌,恬淡其靜。

沒有恐懼的內心平靜

安靜平和的心態,具有紳士的風度,具有謹慎獨立的性格。不管在大白天還是在我走過的路上有傷口,穿過壹個避風的窪地,我們都能正確而穩健地行走。無論時代如何動蕩,或在和諧的日子裏,我的心總是保持平靜。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恐懼,這樣心態才能達到真人的心境。

疲憊而不知疲倦

每天工作,但不能超出人體的承受範圍,勞逸結合。勞動是為了生存,是為了自我實現,是為了社會進步。勞動最美味,不是壹句空話。如果每天無所事事,豈不是很無聊?但是勞動不能超過身體所能承受的負荷,每壹次勞動都要建立在身體不困的基礎上。如果妳又困又累,妳應該休息和鍛煉。

如果妳聽話,妳就會得到妳想要的。

維持天地之間的完整,才能實現不違背道德和俠義的欲望和理想。做人,要有氣節,要有骨氣,要有勇氣,要有魅力,要控制住心中的欲望之火,合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願望。

吃好,讓它為妳服務,享受它的粗鄙,互相競爭。

吃不腐爛不發黴的食物,穿自己喜歡的不奢侈的衣服,喜歡和繼承傳統習俗,不存在孰優孰劣的世界。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就如同世外桃源壹般,會自然而然地將身心融入自然,與自然保持高度的壹致和統壹,達到天人合壹的境界。

在幾千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用這麽簡單的壹段話,把“不生病”的秘密說得清清楚楚。但是,要真正踐行“不生病”八項原則,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