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裂縫最有效的措施是保護混凝土澆築面避免風吹日曬,混凝土澆築後立即覆蓋表面,及時灑水養生。此外,在混凝土中加入適量的引氣劑也有助於減少收縮裂縫。
2.初凝前的二次振動
當模板表面不平整,或脫模劑塗刷不平整時,模板的摩擦力阻止了這種沈降,會在混凝土的垂直面上產生裂縫。這種情況壹般容易發生在混凝土柱或其他狹長結構的轉角處。混凝土初凝前的二次振搗是避免這壹缺陷的最好方法。
3、加入粉煤灰,冷卻水管。
當表面混凝土收縮受阻時,混凝土就會處於受拉狀態,壹旦超過混凝土的應變能力,就會產生裂縫。為了盡可能地減少收縮約束,使混凝土能有足夠的強度來抵抗由此產生的應力,就必須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內部升溫速率。在混凝土中摻入適量的礦物粉煤灰可以減緩水化熱的釋放速度;控制原材料溫度,利用冷卻管在混凝土結構內部循環水,也能及時釋放水化熱能。
4、嚴禁混合水泥。
不同品牌的水泥混合使用也會造成混凝土開裂。不同品牌的水泥,細度、強度、初凝和終凝時間、穩定性、化學成分都不壹樣,還存在相容性問題。混凝土施工中,禁止混用不同品牌和標號的水泥。
擴展數據:
混凝土裂縫的預防措施
1,增加結構鋼筋提高抗裂性,鋼筋宜采用小直徑小間距。全截面配筋率應在0.3-0.5%之間。
2.設計混凝土配合比時,應在保證混凝土良好和易性的條件下,盡可能減少混凝土的單位用水量。
3.避免結構突變引起的應力集中,在容易產生應力集中的薄弱環節采取加強措施。
4、在裂縫邊緣設置暗梁,提高該部分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抗拉強度。
5.在結構設計中,應充分考慮施工期間的氣候特點,合理設置後澆帶。正常施工條件下,後澆帶間距為20-30m。保留時間壹般不少於60天。如果施工時無法預測具體情況,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臨時進行設計變更。
百度百科-混凝土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