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吃水果多的孩子往往身體更好,免疫力更強。但是吃多少,怎麽吃水果也是很有講究的。跟我學學有用的小知識。
吃太多水果是有害的。
孩子的胃容量其實很小。當我們給他太多水果時,他就不想再吃晚飯了。
比如同樣的三倍米飯和蘋果,孩子吃壹小碗米飯就能獲得150千卡熱量而不會覺得特別飽;但他吃了壹個蘋果就有飽腹感,卻只能獲得80千卡熱量。
他也可能營養不良。水果雖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但並不能滿足孩子成長的全部需求。他還需要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這些都是水果沒有的。
再次,水果攝入過多會導致孩子攝入過多的果糖。果糖攝入過多會影響孩子骨骼發育,造成身材矮小。
中國營養學會婦幼分會建議,65,438+0-3歲兒童在正常飲食下,每天應吃65,438+0,50 ~ 200克水果;3-6歲的孩子,每天吃150~300克水果就夠了。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副會長、著名學生營養專家馬冠生博士建議,6-12歲兒童每天應攝入1-2份水果。
1份水果是指兩個小水果,比如獼猴桃、杏,或者1個中等大小的水果,比如橘子、蘋果,或者半個大水果,比如柚子、楊桃。
榨汁、打漿、營養流失
水果榨汁其實有兩種方法:壹種是不保留果渣榨汁,另壹種是保留果渣榨汁(或打漿)。
榨汁會破壞水果中的營養成分,只有部分水溶性維生素殘留在果汁中,而細胞壁上的水不溶性膳食纖維、鈣、鐵礦、多酚等都隨果渣流失。
而且榨壹杯果汁壹般需要2~3個水果。當壹個孩子喝壹杯果汁時,他實際上是從兩三種水果中攝入了果糖。體內果糖過多會導致孩子體內缺少銅,影響骨骼發育,造成身材矮小。也就是俗話說的“糖吃多了長不高。”
打漿也會破壞水果中的營養成分。當葉片高速旋轉時,植物細胞被破壞,同時快速高效地接觸到卷入漩渦的氧氣,會導致極其嚴重的“酶促氧化”。
簡單來說,在這個過程中,80%以上的維生素C會立即流失,多酚類物質也會迅速氧化變色(蘋果果肉變色的主要原因)。
所以,讓孩子直接嚼水果是保留所有營養成分的最好方法。
孩子小的時候,建議用勺子“刮”;孩子大壹點可以切成合適的小塊(壹定要註意大小合適,防止水果嗆到!),或者直接讓他咀嚼,這樣可以鍛煉他的牙齒咀嚼能力和腸胃消化能力,壹舉兩得!
心疼孩子,水果加熱吃。
孩子咳嗽,我們會給他燉冰糖雪梨湯;他拉肚子的時候會給他做飯或者煮蘋果。冬天我們覺得吃生的水果太涼,有時候會把水果加熱後再給孩子吃。
然而,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的副教授範誌紅建議,水果不應該煮熟。
原因之壹:加熱過程會破壞水果中的維生素。例如,維生素C是壹種溫度敏感的營養素,在80度左右就會分解。所以,橘子、橙子是維生素C攝入的主要來源,生吃為好。
原因二:煮燉會損失水溶性營養成分。所以,如果非要加熱的話,盡量選擇蒸的方式。
當然也有例外。8個月內剛添加輔食的寶寶,可以把水果煮好。
孩子生病了,尤其是消化功能不好的時候,也可以選擇性的煮水果吃。
“生食”是水果的壹大特點。盡可能生吃也是保留所有營養的最好方法。
想吃什麽時候吃,不考慮時間。
第壹,不提倡飯前給孩子吃水果。孩子的胃容量比較小。如果飯前吃水果,會占據壹定的空間,血糖升高不會產生饑餓感,會影響正餐的營養攝入。
其次,不建議吃飽飯後馬上給孩子吃水果。水果中含有單糖物質,容易被小腸吸收,但如果在胃中受阻,容易形成脹氣,導致便秘。
孩子吃水果的最佳時間——兩餐之間,或者午睡醒來後。
微信微信官方賬號娟子媽媽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