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question/20003509/answer/19165680。
來源:知乎。
版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些都是查閱過的資料,現代古琴大師基本都收錄了。其中,活著的名家用黑色標註(活著的名家很難判斷,至於“大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如有遺漏,請補充。
關平湖(1897-1967)就像老杜的詩,長歌短調都很優秀,看似無心而出,實則用心。
吳景略(1907 . 2 . 5—1987 . 8 . 16)如公孫劍舞,神出鬼沒,絕無僅有。
張子謙(1899-1991)就像天上的天鵝。
查福熙(1898.11.7—1976.8 . 10)就像壹個退休的官員,充滿了詩意的精神,田園的精神,泰格的精神。
樸雪齋(1893—1966)就像壹個落魄的貴族,帶著壹個竹簪和麻鞋,但實力非凡。
樂盈(1904——文革前去世),猶如洛水仙子,已然耀眼。
詹(1890—1973)如燕之禮而壇,為人平和,剛正內斂。
楊寶元(後1899—1958)和管仲行用雕版印刷的字,筆法嚴謹,法度生動。
姚丙炎(1896—1972)和軍械庫矛戟壹樣,是蕭瑟的天氣,但不是長壽的階段。
劉(1921—1983)和龍門十二品壹樣,並不精致,壹心要在取勝。
顧(1899—1990)就像三峽的夜航船,風和日麗,卻能感受到波濤洶湧。
吳(1908-1997)作為壹個有經驗的人,努力了壹百年,別人學不來。
梅月強(1929—2004)如雲動月,自由無意,自然裊裊。
楊新倫(1898—1990)就像壹個鍛鐵的老工人,實力是實實在在的。
魏忠樂(1908—1997)如潮水般橫空出世,波瀾起。
許(1896—1969)像壹個繡工,牽著壹根針,他的匆忙也是有條理的。
吳宗翰(1904-1991)和孫(1915 . 7 . 15-1990 . 4 . 14)還是老樣子。
余(1922—2013 . 4 . 17)就像壹座祭祀祖先的廟宇,布局得很好,所以他沒有生意。
謝小平(1920—1998)作為希爾寫的詩,優美纏綿,不減當年的純真。
徐匡華(1917—2007 . 2 . 13)就像壹座模糊的山,妳可以看到遠處孤獨的松鶴。
王迪(1923—2005)和張僧友的畫壹樣,久負盛名,厭世。(他的瑞典弟子林西莉(生於1932)著有《古琴》和《漢字王國》,以西方人的視角闡述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於已經部分西化的中國人來說值得壹看)。
姚公白像個連環女,氣色不錯,卻又隱隱有鬼魅。(1948)
成公明如簫,輕唱挽歌,打動人心,卻不熱鬧。(1960)
托尼像壹個兵馬俑,古意盎然,但壹觸即散,形神俱滅。(1938)
蔡德雲(1905—2007)素食,清淡簡單,不是所有人都喜歡。
劉楚華像壹面銅鏡,內含光華,又自俗。
吳就像壹只鳳凰,到處都是翅膀和鳥鳴。(1946)
李香亭和孫夫人洞房壹樣,刀光劍影,令我先主肅然起敬。(1940)
龔,如壹山七律,端莊典雅。(1941)
林友仁像壹個80歲的俗人,看上去不凡,氣度很好。(1938)
武曌和前七子壹樣,最應該效法古人。(1935.12.28)
李玉賢(1937—2011 . 8 . 31.17)打扮得像廉頗,雖然還是老虎。
唐建元唱得像小紅夜。回首十四橋,他不禁感慨良多。(1946)
葉明培如雨後空山,清新恬靜,聞之忘俗。(1929)
鄭敏中的畫,比如伯賢的,不是他自己的事,偶爾也是奇葩。(1923)
李和文殊菩薩壹樣,壹句話也不敢輕言,只是合掌稱贊。(1959)
謝道秀深秋,自有壹番涼意。(1940.2.25)
曾成偉像壹個老詩人,永遠不會幼稚。(1958)
袁像個孩子,學的是書,但他的筆不足以形容他的樣子。(1959)
丁繼元和明清書信壹樣,條理清晰,令人欽佩,但太碎了。(1942.12.29)
陳昌林看著落花似的祝福,眼神很美,心裏很有意思。(1932.7)
劉赤城遠在南方,卻差了壹裏。(1938.12)
裴金寶,如玉,變得不凡。(1954.4)
趙家珍就像寺廟裏的偶像,外表是金色的,子宮裏卻是泥濘的。
姜穿著華麗的衣服,試圖展示他的美和他的醜。(1937)
朱像壹只悠閑的鶴聚,忽然經過浪心,忽然無處落腳。(1964.2)
馬像壹個村民壹樣,是個老實人。
於青馨,像個歌手,是個好姑娘,穿著青衣素色的裙子,時而嫵媚。
李鳳雲就像褚遂良的碑壹樣,誠實而聰明。
戴曉蓮像京西殿裏的壹個老人,拿了壹支箭,所以他很努力,沒有壹點破綻。
唐張世,像壹個印刷的年畫,有各種各樣的圖案,但它似乎壹般相似。
陳雷激,像壹把純金的劍,是輝煌的,但不是鋒利的武器。(1967)
張子盛,像壹個來自武陵的少年,要了酒,所以他立刻喝了酒,然後飛快地走了。
茅毅作為大歷哲學家,名氣很大,他的作品,比如子昂的書法,平淡自然,但也瀟灑。
王永昌像百丈壹樣,有壹套明確的規章制度,他的行為是動態的,所以他必須向法國人學習。
朱子宜就像壹個鄉村學究,用粗略的比例寫作,仔細觀察,這算不了什麽。(1938)
朱(1924—1958)就像壹匹奔騰的駿馬,當他執掌大權時,從容不迫,威風凜凜。
丁承運如濃墨重彩,在規則之內悠然自得。(1944.3)
徐君越就像壹個裝滿了錐筒的布袋,很難阻擋。(1959)
楊清如以儒家大師的身份談禪,鋒芒畢露,卻又不免偏心。(1951.8)
馬傑和白樂天樂府壹樣,是最有條理、最少感情用事的。
桂世民像個沙彌,到處講門派,卻沒有多少功夫。(1953.1)
金薇和袁明壹樣,回到了家鄉,胸口難受。
巫娜,馬立克顧的夜話,有很多滄桑,也不知道是古還是今。(1979)
蘇思迪就像夜晚雪中倒映的梅花,性格獨立。
陳清燦像玻璃碗壹樣掉進沙子裏,雖然他有危險。
徐曉英,像三月的桃花,開滿了花,也充滿了腐朽。(1937)
倪和魏馬壹樣,都是婉約而病態的。(1965)
王在法華會上退了比丘,沒有脫小乘,這個很難說。
顧則昌,其父顧。(1941.6.23)
戴叔紅,他的老師張子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