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食物對胃最有營養
1,山藥
冬天多吃山藥,對養胃護胃有壹定的好處。可以多關註壹些脾胃虛寒的人,他們往往會出現吃得少、腹脹、便溏、四肢乏力等癥狀。經常喝山藥粥可以有效緩解胃部不適。
2.甘薯
性平,味甘,健脾益氣。《綱要》中記載“補中,暖胃,肥五臟。”天氣寒冷時食用,以正氣養胃,消食除積,還能清腸減肥。
3.卷心菜
具有健脾養胃、止痛、解毒消腫、清熱利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內熱引起的胸悶、口渴、咽痛、小便不利、聽力下降、睡眠不好、關節疼痛、腹痛。
其中所含的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緩解疼痛、促進潰瘍愈合的作用。白菜燉薏苡仁、陳皮、蜂蜜可治胃脘痛、胃脘痞滿、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燉赤小豆、冬瓜、冰糖可消腫利尿。大便溏薄、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
4.菠菜
味甘性涼,能潤燥養肝,益胃通便。《食療本草》說“益五臟,通胃,解酒。”菠菜能促進胃和胰腺的分泌,增加食欲,幫助消化;豐富的纖維素還能幫助腸道蠕動,方便排便。但菠菜草酸含量高,阻礙鈣的吸收。應避免與豆腐、紫菜等高鈣食物同食,或在烹調前輕腌,以去除草酸。
5.龍眼
桂圓是很多女性的食物。可調節女性月經周期,治療痛經。雖然吃起來有點像荔枝,是熱帶水果,但在濕熱上和荔枝不同。龍眼可入藥,具有壯陽、補氣、暖胃、健脾等多種功效。
6.胡蘿蔔
胡蘿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以明目、養心、潤腸、護胃健脾,提高人體免疫力,防治呼吸道疾病。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的,最適合和肉壹起燉,口感更好。
7.南瓜
《本草綱目》記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溫、益氣、消炎、殺菌、止痛。其富含的果膠可以“吸附”細菌和有毒物質,包括重金屬和鉛,起到解毒作用。同時,果膠可以保護胃部免受刺激,減少潰瘍。南瓜可以用來煮粥或者煲湯養胃。
壹種適合養胃的養胃粥
1,山藥百合紅棗粥
山藥90g,百合40g,大棗15枚,薏米30g,大米適量煮成粥。壹天吃兩次。山藥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苡仁有健脾和胃、滋陰養胃、清熱潤燥的作用。此粥特別適合中醫辨證屬胃陰不足的胃病患者食用。患者常表現為上腹部隱痛、饑餓、口幹咽燥、消瘦、舌紅少苔、脈細數。
2.桑葚粥
在桑葚粒和桑葚汁中加入煮熟的白粥,如大米米粥、小米粥和谷物粥。緩解便秘,養胃,消暑清熱。
3、沙參米粥
北沙參、粳米、冰糖、水;制法:每次取北沙參15g,搗碎,選粳米50g,冰糖適量,放入砂鍋中,加水500ml,煮至人參爛爛,濃湯面油。或用鮮北沙參30克,洗凈切片,同法煮成稠粥;若用沙參煮粥,應先將沙參磨成細粉,每次用15g,再加入粥中,煮成稠粥。早晚兩次溫服。3 ~ 5天為壹個療程。具有潤肺養胃、清熱養陰、化痰止咳的作用。
4.糯米粥
糯米500克,小麥600克煮成粥,吃的時候加糖。養胃,強身,養心,積汗。
養胃的四大原則
1,清新淡雅
食物壹定要新鮮,不要吃過期或存放太久的。烹調食物宜清淡,不吃油膩和重口味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溫暖幹凈
食物的溫度要溫,要適宜。不要吃或喝冰冷的食物。雖然天氣很冷,但妳不應該吃熱的食物。食材壹定要清洗幹凈,烹飪食物也要註意幹凈。
3.輕柔而緩慢
選擇的食物要容易消化,煮熟透,使食物松軟易消化,少吃烤、烤、硬的食物,以免對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增加胃腸負擔。慢慢吃,細嚼慢咽幫助消化,不要狼吞虎咽。
4.少而精
每餐少吃,七八分飽就行,避免暴飲暴食。食物的品種和烹調要精細,容易消化,而含有粗纖維的粗糙食物不易消化,還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痛、飽脹。
結論:從這篇文章我們知道,胃不舒服,吃藥只能暫時解決問題。想讓胃徹底好起來,就要通過飲食來調節。以上介紹了養胃護胃的原理和養胃護胃的食物。有胃病的朋友壹定要註意飲食,不能壹肚子痛就吃止痛藥解決問題。當然,養胃護胃是需要壹定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