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粥的保健功效之壹:發汗散熱
白米粥容易消化,營養豐富,是寶寶添加輔食的首選。秋冬季節來臨,寶寶容易感冒。此時多喝熱粥,有助於發汗散熱,祛風散寒,促進感冒的治愈。
白米粥的第二個保健功效:溫胃健脾,清熱除積。
很多媽媽經常頭疼,寶寶也不愛吃飯。盡力做好各種好吃又豐富的飯菜,讓寶寶胃口大開。其實很多寶寶生病後食欲不好是因為脾胃虛弱、食積或胃氣不足,而不是因為食物不好吃。病後脾胃虛弱、胃氣不足而導致食欲不佳的寶寶,多為脾虛胃弱及長期或短期消炎藥刺激所致,而白米粥易消化吸收,能健脾、保護胃黏膜。所以可以用白米粥給寶寶開胃。當寶寶的肚子吃飽了,妳的食欲就會提高。此外,白米粥對食積引起的食欲不佳、便秘也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清腸、熱積食積。毫不誇張的說,從添加輔食開始,白米粥就應該是經常陪伴寶寶的食物。
早晚吃白米粥最適合吃白米粥,也是相當講究時間的。白米粥最好早上空腹喝。早上起床後,壹碗熱騰騰的粥既能讓休息了壹夜的胃振奮起來,又不會給脾胃帶來過重的負擔。《本草綱目》中《粥記》說:“每日食壹大碗粥,空腹胃無力,則使之。滋補品不細,但是很軟很膩,和腸胃相得益彰。也是最奇妙的吃法。”所以媽媽們不用擔心怎麽給寶寶和全家人做壹頓豐盛的早餐。壹碗普通的白米粥就能照顧全家人的需求。
其實不光是早上的粥,晚上的粥也是適合的。丁,初學者,以養生著稱。他主張吃“夜粥”,比大吃大喝更有益健康。在被稱為長壽之鄉的江蘇如臯,當地的飲食習慣是早晚喝粥。許多健康專家特別建議,春天要多喝粥,從立春到春分,每天早上空腹喝點粥,不僅可以保護陽氣,還可以驅散冬天積累的毒邪。
煮粥小技巧煮粥前最好將大米浸泡壹段時間。泡的時候加幾滴香油,可以讓米飯更熟更爛。每次加足夠的水煮粥。根據米和水的比例,可以煮出不同種類的粥。最基本的米粥,所謂的全麥粥,米與水的比例是1:5;水分多的七分粥米水比是1: 7,順滑的五分粥米水比是1: 10。最好用砂鍋煮粥。煮飯的時候先用大火,再用小火慢慢煮,直到米飯融化。煮粥的過程中,可以在鍋裏放兩把鐵勺,可以防止粥沸溢,也不怕營養粥油跑了。
寶寶吃白米粥常見的三個誤區不要添加不易消化的谷物。
壹些母親在白米粥中加入其他谷物,以便使其更有營養。需要提醒的是,米飯是秋冬最好的粥。因為大米味甘性平,其他大米如小米、薏米等都是味甘微寒的食物,不太適合秋冬食用。也像玉米,纖維粗,剛開始吃輔食的寶寶不容易消化,反而增加了腸胃負擔。
妳不應該添加味道重的食物。有的媽媽覺得白米粥味道淡,怕寶寶不喜歡,就加糖或者肉湯調味。中醫通常將肉類、甜食、煎熏類食物歸為厚味食物;並認為如果五味稍淡,可以滋養人,使人神清氣爽;與其內臟略厚,各有各的傷。要讓寶寶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粥不宜加太多、太重的香精。
米油和奶粉不要壹起吃。粥煮好後,上面漂浮著壹種細小、粘稠、油膏狀的物質。中醫上叫米油,俗稱粥油。其滋補作用不亞於人參,滋陰作用不亞於耕地。清代趙學敏的《本草綱目》中記載,吃米油又黑又瘦的人,百日之內就會胖又白。所以粥油是剛添加輔食的寶寶最好的選擇。有些媽媽認為給寶寶餵營養米湯和奶粉會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這種做法不合適。米湯和奶粉的營養成分差不多。比如米湯中的脂肪氧合酶,會破壞牛奶中的維生素A,要分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