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每年農歷十二月初八,是“喝臘八粥”的主要習俗。臘八節是佛教中盛大的節日之壹。佛教記載,釋迦牟尼出家前修行苦行多年,發現苦行不是出路,於是決定放棄苦行。
這時遇到壹個獻乳糜的牧民,吃完恢復體力,坐在菩提樹下打坐,12月8日出家為道。為了紀念這壹事件,佛教徒在這壹天舉行佛教儀式,提供大米和水果為佛陀煮粥。南宋吳《夢》雲:“本月初八,廟號臘八。大沙等寺廟有五味粥,叫臘八粥。”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寺廟就用芳香的山谷和水果熬粥,分發給信徒和忠誠的男女。
臘八這壹天,各寺院舉行法會,模仿佛出家前牧羊女獻乳糜的故事,用香榧和水果為佛煮粥,取名臘八粥。傳說喝了這粥,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所以臘八粥又叫“福壽粥”、“福德粥”、“佛祖粥”。“臘八”原本是佛教節日,經過幾代人的演變,逐漸家喻戶曉。
海關:
1,喝臘八醋
臘八醋是臘八節的傳統習俗。臘八這天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醋。臘八醋要在大年初壹泡,初壹要吃餃子,餃子要吃素。妳要吃素壹年,蘸臘八醋吃,會有獨特的味道。“臘八醋”不僅口感醇厚,而且久放不變質。
2.吃臘八蒜
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壹天比壹天差。在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用醋浸泡大蒜的習俗被稱為臘八蒜。臘月初八釀臘八蒜,是中國北方的習俗。它的材料是醋和蒜瓣。
腌制臘八蒜是主要流行於中國北方的傳統小吃,是臘八節的節日美食習俗。臘八蒜材料其實很簡單,就是醋和蒜瓣。把剝好的蒜瓣放在可以密封的容器裏,比如罐子或者瓶子,然後倒入醋,封好口,放在冷的地方。慢慢的,醋泡過的大蒜會變綠,最後會全身變綠,像翡翠碧玉壹樣。
擴展數據:
相傳老兩口生活艱苦,省吃儉用,攢了壹大筆錢,可是他們的寶貝兒子卻不爭氣,娶個媳婦也不賢惠。他們很快就失去了他們的財富。臘月初八,小兩口又冷又餓。幸好有村民和鄰居幫忙,煮了壹鍋米、面、豆、菜混在壹起的“雜交粥”。
意思是:“吃個混粥,記住教訓。”這粥讓小兩口改掉了壞習慣,走上了正道,靠努力生活,日子壹天天好起來。臘八粥的流行習俗是人們遵循它來警示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