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中醫養生自學應該看什麽書?

中醫養生自學應該看什麽書?

中醫愛好者想自學中醫養生,應該看哪些書?張醫生給大家出謀劃策。

壹、自學中醫首選大學教材。對於零基礎的人來說,如果只是想簡單了解壹下中醫或者從書本上學習壹些中醫技術,可以看壹些簡單易懂的中醫書籍,比如《中醫快速入門》、《求醫不如求己》,教妳如何快速找到穴位。但是看了很多這樣的書,大家獲得的中醫知識還是比較零散,不夠系統。我相信大部分中醫愛好者自學中醫,目的是系統指導自己和家人養生保健。張醫生鄭重推薦從中醫藥大學的教材開始。妳必須按順序來看。看的第壹本書是中醫基礎理論,然後第二本是中醫診斷學,第三本是中醫,第四本是方劑學,第五本是中醫內科學,第六本是針灸。大家的教材都是用現代漢語寫的,方便我們閱讀理解。學習完這六本書,我們對整套中醫基礎理論有了壹個比較系統完整的了解。這時候回去在書店看壹大堆各種中醫養生書籍就會很簡單了。此時如果還有余力,可以繼續學習中醫婦科、中醫兒科、中醫外科學等大學教材。

第二,回歸經典學習。在大學裏學習完那壹堆中醫教材,每個人都可以初步為自己和家人進行養生保健,但有誌於學習中醫的人,要想進壹步了解中醫,提高水平,還得回歸經典學習。首選《傷寒論》,其次是《金匱要略》、《黃帝內經》、《傷寒論》等。直接讀它會非常困難。當時是和著名中醫出版的講義書壹起看的,比如王洪圖教授的《內經講義》、《郝萬山教授的《傷寒講義》、《劉渡舟教授的《傷寒講義》。雖然和各種輔助教材壹起學習還是很難的,以《傷寒論》為例。學習和記憶這麽多晦澀難懂的文言文,幾乎沒有捷徑可走。所有適合大學教材的巧記速記方法都已經不適用了,只能老老實實壹篇壹篇背,多看多記。在此期間,我建議妳也讀壹讀《名老中醫之路》,其中名老中醫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可以激勵妳度過這個艱難的階段。

第三,建立自己的中醫體系。經過第壹階段和第二階段的學習,妳可以廣泛涉獵,妳會發現中醫有很多“派別”,各有側重,比如滋陰、補土、調理脾胃、補陽等。可以根據自己的臨床實踐選擇合適的指導思想進行治療。在我這幾年的臨床應用中,主要是以扶陽學說為指導,在此推薦大家學習火神學派鼻祖的《醫理真人真事》和《醫理童淵》。如果把這兩本書學透了,就能得到支持楊派的精髓。現代人由於工作壓力大,熬夜,喜歡開空調,陽氣流失嚴重。所以臨床上我發現大部分患者都是陽虛體質,開的藥大多以補陽為主。因此,我建議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支持楊的思想。

第四,勤於臨床,多總結,多交流。經過以上階段的努力學習,大家確實打下了良好的中醫理論基礎,給自己和家人朋友做保健肯定是沒問題的(大家要註意,現在國家政策規定,沒有執業醫師資格證的人不能開處方,所以有誌於從事醫療行業,走出去走向社會的中醫愛好者,可以跟著老師考試取得資格證。有了資格證才能有合法的處方權),但是這個時候,如果妳想繼續提高自己的水平,治療大病,就必須找機會向老師學習。畢竟妳要多見病人,多實踐,多總結,多交流,治療水平才能快速提高。

以上是張博士推薦的中醫自學用書。朋友怎麽看?歡迎大家壹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