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音樂調節法:音樂調節法是指借助帶有鮮明情感色彩的音樂來控制情緒狀態的方法。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聽著搖籃曲,不知不覺進入甜蜜的夢境;經過壹天緊張的學習,唱首歌會消除疲勞。現代醫學表明,音樂可以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緩解肌肉緊張,消除疲勞,提高註意力,增強記憶力,消除抑郁、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如果運動員在賽前有異常的情緒表現,比如過度緊張,此時聽壹段輕音樂往往可以穩定情緒。正如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所說,“音樂是壹種高尚而機智的娛樂,它使人的精神能夠幫助人體,成為身體的醫治者。”
3.合理的宣泄調節法:合理的宣泄調節是將自己壓抑的情緒釋放到合適的對象身上,使心情恢復平靜。當消極的激情產生時,人們會感到難以忍受的痛苦。如果過分強求和壓抑這樣的情緒,會造成意識障礙,影響正常的心理活動,甚至使人突然生病。這時候,如果妳坦誠地向親朋好友訴說妳的不公平,傾吐妳的痛苦和不幸,甚至痛哭流涕,或者給遠方的知己寫壹封信,訴說妳的難處,就可以平復心情。當然,情緒發泄要合理,要註意發泄的對象、場合和方式,不能超出法律法規的範圍。
4、理性調節法:很多負面情緒往往是由於對事情真相的不了解或誤解造成的。妳需要冷靜理性的分析自己對事物的理解是否正確。當妳發現事情不是妳想的那樣,負面情緒就會消失。思想的狹隘有時會強化負面情緒。當壹種負面情緒產生時,主體的思想會逐漸被卷入這種情緒的漩渦中。擔心的人更擔心,生氣的人更生氣。至於其他方面,則被忽略和排斥。這就需要辯證思維,多面多角度的思考。當發現事物的積極意義時,負面情緒就可以轉化為正面情緒。另外,要學會“心理置換”。當我們對別人生氣的時候,我們應該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也許我們就能平靜下來。
5.暗示調節法:語言對情緒有很大的暗示和調節作用。當妳被負面情緒困擾時,可以通過語言的暗示功能來放松自己的心理緊張,使負面情緒得到緩解。比如生氣的時候,可以反復用文字暗示自己:“忍耐壹會兒,免得百日愁。”滿腹牢騷的時候,可以用“牢騷太濃防斷腸,風景要長養眼”這句詩來暗示自己。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是相當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