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老年人在飲食上應該註意什麽?

老年人在飲食上應該註意什麽?

人到老年,身體各器官功能逐漸減弱,牙齒開始脫落,消化吸收能力逐漸下降,食欲自然不如從前。在減少食物攝入量的情況下,可以遵循以下12原則來保證食物質量:

數量較少。

老年人每天的唾液分泌量是年輕人的1/3,胃液分泌量也減少到年輕人的1/5,所以多吃壹點,胃就會脹大,不消化。因此,老年人每餐的消費量要比年輕人減少10%左右,同時要保證少吃多餐。

質量更好。

蛋白質對維持老年人的正常新陳代謝,增強機體抵抗力有重要作用。壹般老年人每公斤體重需要1g蛋白質,應主要來自魚、禽、蛋、奶、大豆等優質蛋白質來源。

更多的蔬菜。

多吃蔬菜對心血管保護和防癌有好處。老年人每天應吃不少於250克的蔬菜。

食物應該清淡。

老年人味覺功能下降,經常吃無味的食物。他們總是喜歡吃油膩的食物來增強食欲,這在不經意間增加了他們的鹽攝入量。吃鹽過多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可能會降低口腔黏膜的屏障作用,增加感冒病毒在上呼吸道存活和傳播的機會。因此,老年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5克左右,同時應少吃鹹肉等含鹽食物。

品種有點雜。

要肉菜兼顧,粗細搭配,品種越多越好。日常主食(不含調料)不得少於10個樣本。

食物聞起來更好。

這裏所說的“香”並不是指多用鹽、味精等調料,而是在菜裏適當多加蔥、姜等調料。人的五官是相通的,嗅覺可以用來彌補味覺的不足。聞到美味的食物,老人肯定會有食欲。

食物更熱。

冷食往往是涼的。吃多了會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甚至造成損傷。因此,老年人應盡量避免生冷食物,尤其是在嚴冬。

米飯要稀壹點。

將大米做成粥,不僅適口易消化,還具有健脾養胃、生津潤燥的功效,有益長壽。但是老人因為這個吃不了粥。畢竟粥主要是水,“幹貨”很少。在胃容量相同的情況下,同樣體積的粥和饅頭、米飯在營養上差別很大。長此以往,可能會營養不良。

慢慢吃。

細嚼慢咽容易產生飽腹感,防止暴飲暴食,使食物更好消化。

早餐更好。

早餐應占全天總熱量的30%-40%,質量和營養價值較高,但不宜吃油膩、油炸、硬硬、刺激性食物。

晚餐提前了。

“胃不和,夜不安”,晚餐吃得太晚,不僅影響睡眠,囤積熱量,還容易引起泌尿系統結石。人體排鈣的高峰是在進食後4-5小時。如果晚飯吃得太晚,或者經常吃宵夜,那麽在排鈣高峰到來的時候,老人可能已經睡覺了。老人吃飯的最佳時間應該是下午六七點,不吃或少吃夜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