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芡實扁豆排骨湯
材料:山藥15g,芡實15g,炒薏苡仁15g,炒扁豆15g,北芪12g,白術10g,排骨200g。
方法:浸泡山藥。水中,扁豆、薏苡仁入鍋炒至微黃,排骨血洗切塊,芡實、北芪、白術用清水洗凈,然後將所有食材放入湯鍋,中火煮1.5小時,調味。
功效:此湯具有健脾醒胃、祛濕抗疲勞的功效,尤其適用於脾虛濕重、精神萎靡者。
紅棗銀耳湯
方法:銀耳20g,10幹棗,冰糖20g,水適量。
養生功效:此湯具有健脾和胃、益氣補腎、養血養顏、養肝降壓、安神壯陽、治療虛勞勞損的作用。也可用於保健。紅棗更適合更年期和缺鐵性貧血的女性食用。對病後體虛的人也有很好的滋補作用,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減少其他藥物對肝臟的損害。銀耳能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保護肝臟,對老年支氣管炎、肺源性心臟病有壹定療效。具有滋陰的作用,長期服用能滋潤皮膚。
芹菜枸杞百合炒肉片
材料:芹菜300克、枸杞30克、鮮百合3朵、鮮豬肉片200克。
練習:。將新鮮百合去老皮、去蒂,拆開洗凈;芹菜去老筋,洗斜切片;將枸杞用水浸泡,瀝幹;將瘦豬肉切片備用。芹菜用開水焯壹下,撈出放入冰水中。瀝幹備用。炒鍋燒熱,放油,燒至五成熱,放入芹菜快速翻炒,再放入百合翻炒數次,盛出備用。加入少許油,炒出豬肉片,將蔬菜倒入準備好的盤中,翻炒幾下,至百合略透明,再加入鹽和雞精。
保健功效:清熱養陰,潤燥,消暑祛濕。
杜仲腎花
配料:杜仲12g、豬腎250g、蔥、姜、蒜、花椒、醋、醬油、紹興酒、幹澱粉、鹽、白糖、植物油、味精。
實踐杜仲。取濃縮汁50毫升,用清水煎煮(加入澱粉、紹酒、味精、醬油、鹽、白糖,調成稠汁,分成三份備用)。豬裏脊肉片去除腰部筋膜,切成腰花,用醬料浸泡,蔥、姜、蒜洗凈,切成段、片備用。大火燒熱炒鍋,倒入植物油燒至八成熱,放入花椒,出香味時放入腰花、蔥、姜、蒜快速翻炒,放入醬料,繼續翻炒幾分鐘,再放入醬料和醋翻炒均勻,即可食用。
效果是強健筋骨,降低血壓。藥食同源,具有補腎壯骨、降血壓的作用。無病飲食還能強健筋骨。
蒜蓉燜茄子
材料:大蒜25克,茄子500克,蔥、姜、澱粉、醬油、糖、鹽、味精、植物油、高湯。
做法茄子去蒂洗凈,切成兩瓣,每瓣表面切成十字形刀,切成長4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塊(不要切掉)。蔥、姜洗凈切碎,蒜洗凈切成兩瓣備用。大火燒熱炒鍋,倒入植物油,七成熱時,將茄子逐個放入鍋內翻炒至變黃,然後加入姜末、醬油、鹽、蒜瓣、清湯,燒開,用文火煨10分鐘,翻勻,撒上蔥花,加糖、澱粉勾芡,收汁均勻,加入味精出鍋。
功效】涼血止血,消腫止痛。多用於便血、高血壓、動脈硬化、紫斑等疾病。本方取茄子性味甘寒之特性,清血熱,散淤消腫,利濕止痛,加味辛蒜可溫脾胃,行氣解郁,消除癥狀,排除病原體和毒素。茄子中富含的維生素D可以增強血管彈性,防止小血管出血。
芡實薏米木瓜糖漿
材料:芡實100g,薏苡仁100g,木瓜1,生姜,冰糖。
做法:將芡實、薏苡仁用清水浸泡2小時左右,取出備用。生姜切片;木瓜去皮,切塊;準備壹個煮鍋,放入清水,水開後放入姜片,再放入芡實、薏米,小火煮約1小時;將木瓜放入芡實水中,繼續小火煮半小時。取出前加入冰糖調味10分鐘。
保健功效:此糖漿適合春季飲用。薏米、芡實益腎、健脾、止瀉。木瓜可以調理肝氣,三者加在壹起在烹飪甜品中效果更完整。因為薏仁性寒,如果是脾虛的人吃,可以先炒薏仁,不那麽涼,健脾效果更好。
白汁燜鱔
配料鱔魚500克,黃酒,蔥,姜,鹽,胡椒粉,植物油。
方法是把鱔魚的骨頭和內臟去掉,清洗幹凈,切成寸段備用。鍋中加入植物油,七成熱時放入鱔魚、蔥、姜,略炒,加入黃酒、鹽和少許水,小火撒胡椒粉至熟。
補虛止便血功效。對產後體虛、痔瘡出血、痢疾膿血、臟腑虛脫特別有效。不管妳怎麽做鰻魚,別忘了加胡椒。